江西甲路在哪里—婺源县甲路村老照片
今天体育问答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江西甲路在哪里,以下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1909年老照片:小皇帝溥仪接手落后破败的大清

最佳答案1909年5月,在山洞里独居的男子。美国地质学家张伯林(1881年-1948年)于1909年来华,拍摄了清朝末年的社会景象。这一年,正是小皇帝溥仪即位的第一个年头,即宣统元年。 1909年3月,汉口城墙外的民居。张伯林拍摄的这些照片,正好展示了溥仪接手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大清。清朝虽然在他的任上灭亡,但他本人完全不用负责任,毕竟他只是被推到前台的娃娃。溥仪即位后,由隆裕太后和醇亲王载沣摄政。 1909年5月,送葬队伍把纸钱抛向空中。这些照片记录了基层百姓的生活状态,不得不说,明显给人以落后破败的印象。当时清朝在近代化方面是有一点成绩的,但这些近代化因素对普通百姓的辐射非常微弱,他们的生活与百年前并无多大区别。 1909年5月,北方某城市的街景,两位妇女裹着小脚。 1909年5月,北方农村的孩子,没有机会接受教育。 1909年3月,理发摊,周边人群拥挤。《清朝文献通考》记载,光绪帝开始,朝廷的财政收入呈上升趋势,1903年为1.05亿两,1908年为2.34亿两,1909年为2.63亿两,到1911年已接近3亿两。清末朝廷似乎比「 ”康乾盛世”时期更加「 ”富裕”,但事实上,整个国家陷入了内外交困、危机重重、濒临崩溃的境地。 1909年4月,农民把粮食运到城里。朝廷财政收入的增加从何而来?一是向铁路、轮船、邮政、电报等近代企业征收新税种,厘金和关税持续推进;二是各种苛捐杂税名目迅速增加,「 ”烟酒加税,盐斤加价,整顿契税牙帖”,「 ”凡肩背负,日用寻常饮用之物,莫不有捐”。 1909年5月,火车站周边的马车。朝廷的财政收入增加了,财政支出也水涨船高。这些钱花到了哪里呢?如建设新军、对外赔款、官办企业、供皇室挥霍等,都节节攀升。1899年,朝廷支出1.01亿两,1908年支出2.37亿两,到1911年支出已增至3.38亿两。 1909年5月,牛、马、驴拉着大车从城墙边走过。1909年,御史胡思敬奏称:「 ”自甲午、庚子两次赔款,民力已岌岌不支。壬寅改练新军,分摊各省,岁盈千万,竭泽而渔,势成孤注。”他认识到,朝廷从民间汲取的财富已经到了极限,再这样下去,真的要亡国了。 1909年6月,黄包车夫吃午饭。在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的背景下,朝廷收入的增加必然伴随着百姓负担的加重,也就可以想象民生之难。百姓生活水平有没有提高,一个重要的标志是饮食结构,粗粮、细粮、蔬菜、肉类各占多少比例?我没有看到相关数据,但从零星史料中判断,基层百姓的饮食以粗粮为主,蔬菜和肉类占比很少。
婺源有什么好玩的?
最佳答案婺源风光
婺源景点:
思溪村、大鄣山、萧江宗祠、萧江源、长溪村、汪口、龙天宝塔、黄村经义堂、虎滩漂流、虹关、赋春古城、凤游山、丛溪漂流、阳春古戏台、延村、洪村、婺源五龙山、婺源博物馆、文公山、灵岩洞森林公园、庆源。
婺源风光秀美,山清水秀,春季的油菜花更是令人向往。每年3月上旬至4月中下旬,是婺源油菜花开最美的时候。
思溪村
婺源月亮湾
李坑位于婺源县的秋口镇。该村四面环山,古建筑保存完好,布局极有特色。村中建筑是著名的徽派建筑。
婺源美食
婺源自古属徽州府一府六县之一,其饮食文化承袭了徽菜的传统,以粉蒸、清蒸和糊菜为鲜明特色。婺源主要名菜有:蹄包、干鱼、粉蒸肉、糊豆腐、李坑撰肉、糖醋鹅颈、荷包红鲤鱼、野蕨菜、土鸡汤等,此外还有蒸汽糕、灰汁果、木心果、野艾果等特色小吃,可以令你一饱口福。
婺源购物
婺源以山川秀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贤俊众多而盛行于世。婺源的四色特产非常有名,所谓四色,就是指红、绿、黑、白四种颜色,分别指代婺源特有的红色荷包鲤鱼,驰名中外的江西绿茶“婺绿”,丹青垂爱的黑色龙尾砚,个大肉脆雪白甜梨。荷包红鲤鱼其色彩红艳,头小尾短,背高腹圆,型似荷包,故名荷包红鲤鱼,已列为国宴之珍。婺源绿茶以“颜色碧而天然,口味香而浓郁,水叶清而润厚”著称,婺源茗眉为其中的上品。江湾雪梨果白如雪而得名,尤以“西降坞”为最,皮薄肉细,核小汁多,是果中上品。龙尾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宋代大诗人苏轼曾冠以“涩不留笔,滑不拒墨,厚而坚,朴而重”之美称。此外还有清华婺酒、珍珠液酒、猕猴桃、香菇、酒糟鱼等,也是婺源家喻户晓的土特产品。另外甲路雨伞也是清新典雅、傩面粗犷淳朴,具有很强的婺源特色。
婺源娱乐
婺源的民间娱乐众多,且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如傩舞、徽剧、地戏等。较为著名的娱乐场所有婺源古代民间民俗展览馆、青莲茶庄、婺源鼓吹堂等。 婺源娱乐项目: 婺源傩舞:又称鬼戏,是汉族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疫、表示安庆的娱神舞蹈。
婺源特色
婺源三雕
婺源“三雕”艺术主要附着于徽州“古建三绝”(古民居、古祠堂、石牌坊)身上,为砖、石、木三种民间雕刻艺术的总称。
婺源四古
一古——古建筑:婺源古代属于徽州所辖,所以这里的民风民俗与现在的皖南地区非常接近,保留了大批古朴典雅的徽派古建筑,古祠堂、官邸、民居、书斋、戏台、廊桥、亭阁、宝塔等遍布全县。那些白色的房屋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显得宁静而幽雅。李坑、延村、思溪、桃溪等明清民居群被建筑学家称为“古建筑博物馆”。
二古——古溶洞:位于灵岩国家森林公园内的灵岩石窟群有大小溶洞36个,洞内泉潭参差错落,有数百个上佳景点。曾有许多文人墨客到过此洞,至今仍保留着“岳飞游此”、“吴徽朱熹”等题词2000多处,为国内罕见。
三古——古树:遍布乡野的名木古树,为婺源又增添一份古韵。汉代的苦槠、隋朝的银杏、唐代的香樟、北宋的紫薇、南宋的牡丹、明代的香榧以及其他历时千余年的红豆杉、楠木、柳杉、罗汉松、刨花楠、黄檀至今仍然长得亭亭盖盖。婺源的古树中,最有名的是被称为“江南第一樟”的虹关古樟和朱熹亲手栽植的巨杉。
四古——古文化:婺源是理学大师朱熹的故里,还出过文学家朱弁、皖派篆刻创始人何震、朴学家江永、铁路专家詹天佑等名人。据史书记载:从宋至清,婺源全县考取进士的有550人,出任仕宦者2665人,到明清朝更有“一门九进士,六部四尚书”之事。县中文人学士的著作达3100多部,其中172部计1487卷被选入《四库全书》,所以有“书乡”之誉。
歙砚,因砚石产于婺源县溪头乡的龙尾山而又名龙尾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
婺源县位于赣东北(江西省东北部),上饶市北部。婺源为徽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古即为徽饶古道必经之地。婺源东西分别与两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衢州、景德镇毗邻,南隔铜都上饶德兴市与世界自然遗产“江南第一仙山”——三清山相望,北枕国家级旅游胜地黄山和国家历史名城古徽州首府歙县。婺源素有“书乡”、“茶乡”之称。
交通
长途汽车:衢州长途汽车站(到衢州火车站后可以花5块钱乘面包车到长途汽车站),一天有4班车到婺源,4.5个小时即可到达。发车时间分别是6:00、9:30、11:00、12:30。
外省直达婺源客车车况:浙江衢州 、浙江开化、浙江义乌、浙江宁波、杭州、绍兴、东阳、温州、乐清、上海、安徽黄山、安徽合肥、安徽黟县、湖北武汉(季节性开通)
南昌中转站:南昌江西省省会,全国各地直达飞机和火车交通都比较便利。目前南昌青山湖客运站至婺源有汽车直达,每天4班,行程一般在三个半小时左右。(北方、偏北的华东省区坐火车、飞机的游客注意)
上饶中转站:婺源属于上饶市,可先乘坐火车抵达上饶,上饶达到婺源的直达汽车比较便利,每半小时就有一辆,车程大概在四小时左右。(广东珠三角方向的游客注意)
景德镇中转站:景德镇距离婺源比较近的一个城市,两地直达客车发车频率很高。客车全程40分钟高速到达婺源。(北京、深圳、上海坐飞机游客注意)
黄山中转站:以黄山为中转站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此地有机场及火车站、客运站。您可以在黄山客运站坐车直到婺源,全程高速1小时左右,交通很便利。(北京、成都、上海、深圳、重庆、西安、厦门的游客注意)
自驾租车:自驾游的朋友请注意:从外省自驾到婺源有两个方向,一条是黄山方向,一条是南昌方向。都是全程高速。
飞机:婺源周边1个小时车程内有三个机场:黄山机场、景德镇机场、衢州机场。
火车:婺源到浙江衢州150公里;到江西上饶170公里、到景德镇80公里;到黄山120公里。
北京、南京方向的游客可在皖赣线黄山站下车,转乘汽车前往;
福建方向的游客从景德镇乘汽车前往;
上海方向的游客可乘浙赣线至浙江衢州下车,转乘汽车前往。亦可先乘火车到景德镇再转汽车前往(景德镇到婺源85公里)。
北线的清华:每天早晨6:30~17:40,20分钟一趟往返县城。可辐射大鄣山、古坦灵岩洞、沱川理坑、浙源虹关等地。
东线的江湾:与县城间的交通十分方便,可接东线的晓起,溪头、大畈、段莘。
西线的赋春:与县城交通便利,可接西线的许村、镇头、甲路。
旅途中随时观赏、游玩,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安全:坐摩的一定要叮嘱司机注意行车安全,特别是在好路上,反而容易出事。
2、卫生:婺源有许多沙土公路,一天下来大多满身尘土,要有心理准备。
3、体力:坐一天摩的下来是很辛苦的,要有一定的体力与精力。
4、价格:包摩的一般60~80元/天,黄金周期间80~100元左右。还价时尽量控制在100元。
5、其他:如路上车子出问题的修车费、午餐费等,一定要事先说好,以免纠纷。
图片来源:艺龙-独行侠H、独往者
@70后、80后、90后:这个夏天,我们一起回到小时候
最佳答案生命的本质,
就是一本回忆录。
关键是,
谁陪你一起写,
而你又写下什么。
这个夏天,我们一起回到小时候!回忆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人……
本期老照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们的童年,
儿时的夏天。
●●●
有人说,人不再年轻的标志,就是爱回忆往事。
如今,奔五的70后、奔四的80后和奔三的90后,都朝着“不再年轻”的路上,躲避不及又坚定不移地向前走去。
梦想和现实的反复煎烤中,存款和贷款的巨大落差中,坚持和放弃的间歇发作中,在拥挤孤独的街和对酒当歌的夜,我们都渐渐成了“爱回忆往事”的人。
这也没有什么丢人。
因为,生命的本质,就是一本回忆录。关键是,谁陪你一起写,而你又写下什么。
就像,站在这个热浪滚滚、焦虑阵阵的夏天,我们想起的那些凉风习习、快乐无比的童年。
我们都有钻在草丛里,不怕蚊子咬的小时候
01
小时候的夏天,是一群猴孩子。
清晨,叫我们骨碌一下从床上爬起来的,不是公鸡的打鸣声,不是牛铃的叮当声,也不是妈妈做早饭的乒乓声,而是村头巷口的狗剩、钢蛋、大丫和翠花,站在窗户下喊的那句“起来出去玩吧”的呼唤声。
记忆的长河里,我们忘记了当年有没有写完暑假作业,却永远记得撒开脚丫子玩到疯的小细节。
在饱经沧桑也绿伞擎天的大槐树下,我们玩弹珠、跳方格、摔纸面包、玩跳皮筋……
▲跳方格
▲玩弹珠
▲跳皮筋
在这些简单重复的 游戏 里,我们输也输得认命,赢也赢得磊落。
以至于,多年后走出大山走出愚昧,扎根城市混进职场,我们因为不愿在背后搞小动作,在输赢这个问题上还到处碰壁。
在粗糙坚硬也硕大冰凉的碾盘上,我们也玩扑克牌,玩骨牌,用泥巴捏缺胳膊少腿的小人,偷妈妈的洗衣粉,装在塑料瓶里吹泡泡……
▲玩扑克
▲吹泡泡
没有早教,骨牌纸牌上的图形和数字,就是最早的蒙氏数学;没有特长班,我们用泥巴、草叶和树枝拼凑的图案,就藏着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梦幻。
太阳越来越大,天气越来越热后,我们就下河玩。
河水清澈,鱼虾丰满,如果拿个网,摸住了鱼逮住了蟹,就可以带回家让妈妈改善晚餐。
▲摸鱼
▲逮蝌蚪
落后的年代,狭隘的视野,猴孩子们根本不知道啥是花样游泳,却拿自己黑黝黝瘦巴巴的身体,变着花样地摔向河水中,谁动作漂亮谁就是英雄。
▲花样玩水
现在想想,也挺后怕的。
那时候,我们一天到晚在河里玩水,也没有听说谁被河水吞噬。到底是老家的河水太浅,还是河里有神庇护,直到现在这仍是个谜。
最舒适的时光,是夕阳西下,彩霞像一幅绚烂流动的画,挂在村西头的天空。
▲黄昏
牛羊肚子圆圆地从河坡上回来,鸡鸭伸长脖子往圈里钻,炊烟袅袅升起,大树下墙根旁的饭场里,坐满了端着搪瓷大碗的父老乡亲。
▲饭场
妈妈扯着嗓子唤着我们的小名,有时也会生气地把我们从小伙伴家拽出来,狠狠打上一巴掌。
但屡教不改的我们,狼吞虎咽地扒拉几口没有油水的饭菜后,就好了伤疤忘了疼地集结到空场地,在辽阔浩瀚的月色星空下,玩藏猫猫,玩丢手绢。
▲丢手绢
玩累后,一头躺在院门前的竹床上,听着大人们瞎编乱造也津津有味的鬼故事,沉沉进入梦乡。
02
小时候的夏天,是一根老冰棍。
“卖冰棍喽!”
▲卖冰棍的来啦
不管是田间地头,还是街头巷尾,只要响起这句话,小孩子们就会从四面八方聚过来,眼巴巴地瞅着卖冰棍的人。
碰到家里收成好,或者父母心情好,就能端着茶缸子多买几根。一根冰棍,大概是5分钱或1毛钱。从卖冰棍的人手里接过来,放进茶缸子里,“咣当咣当”地端着往家跑。
跑得再快,冰棍也会化。家中孩子一人拿个碗吸溜一根,吃完后,再把碗里的冰水,一小口一小口地嘬净。
▲吃着冰棍照张相
比冰棍更高级的,是汽水。
上街赶集时,盯着副食店门口的汽水,馋的直流口水,实在看不下去的爸妈,才施舍皱巴巴的一块钱,让我们买一瓶。
▲汽水曾是人间美味
一小口一小口地喝着冰凉甘甜的汽水,我们暗暗在心底改了志向:
如果当不了教师和解放军,当个卖汽水的售货员,也非常不错,天天守着这么多汽水,想喝哪一瓶就开哪一瓶……
▲卖汽水曾是谁的梦想
当然,最省钱最好吃的“解暑好物”,就是自家瓜园子里产的大西瓜和小香瓜。
把瓜从园子里摘回来,用网兜套住放到村口的石井里,或直接用压井里的水冰。冰到里外透凉后,咔嚓一切,甘甜可口,唇齿生香。
▲记忆中的冰瓜
进城多年后,再也难吃到小时候那么甘甜的西瓜。不知道是现在的瓜不甜了,还是吃腻了的我们,味觉早已退化。
女人勤快的人家,每到夏季,都会给孩子熬绿豆茶或酸梅汤。
绿豆茶里放上冰糖,熬到一颗颗绿豆都开了花;酸梅汤放上甘草、陈皮、冰糖和桂花,那真叫一个开胃啊。
▲搪瓷缸子里的酸梅汤
后来,不再年轻的我们,到那些名字大相径庭、门店大同小异的古镇老街旅行时,在累得走不动时,总要点份绿豆茶或酸梅汤,其实不过是想在重访童年中,补充点走下去的能量。
03
小时候的夏天,是一部电视剧。
▲曾对电视多痴迷,如今只想玩手机
《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每个暑期都要重温一遍,怎么看都不嫌烦。
▲俺老孙来也
讲述善与恶、侠和义《神雕侠侣》《笑傲江湖》《天龙八部》《雪山飞狐》,也是会背台词了,还想再看一遍。
▲翁美玲曾是谁的梦中情人?
那时候,电视是个稀罕物。所以,有电视的人家门前,一到晚上,那家伙,用“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里三层外三层”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那个年代,电视机前的人们
不管看啥电视,不管谁出场,孩子最爱问的一个问题是:
“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
多年后,长大的我们,见识了太多江湖之外的人性和凶险,参透了太多武侠之外的是非和曲直,终于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
好与坏之间,存在的大量不好也不坏的人性,才是生命的底色。黑与白之间,绵延的大量不白也不黑的地带,才是生活的实相。
但,那些凑在黑白电视机前,学会的一首首主题歌,却奠基了我们明明五音不全却喜欢哼唱的迷之自信,也为后来KTV的崛起打牢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看露天电影,也是小时候夏天的亮色。
▲露天电影真好看
条件好的人家,孩子考上了大学,老人过了大寿,或者母牛生了牛娃,都会请人来放场电影。
扳着指头数数,电影总共不过那几个:《葫芦娃》《黑猫警长》《小兵张嘎》《上甘岭》《铁道游击队》《太行山上》……
有时候,为了看场电影,要和村上的一群人一起,走五里路,爬三道坡,趟一条河。
多年后,看露天电影时,历经的那一个个或蛙虫鸣唱、或暴雨突降的夜晚,在记忆里不停闪烁,我们终将明白:
是一昼一夜的遇见,累积成我们无法重返的童年;是一片一帧的画面,叠加成我们不可替代的 情感 。
▲当年,看电影的你
还有,如今为人父母的我们,控制不住自己的坏脾气,对不愿写作业只想看漫画书的孩子发脾气时,能否想到小时候,不想写暑假作业的自己,在阵阵蝉鸣的斑驳树影下,抱着掉了皮散了页的连环画,看得忘记了吃午饭;或听着声音刺刺拉拉的收音机,等着单田芳的评书,等着小喇叭的开播……
▲那个年代的连环画,还有看连环画的你
我们都曾是孩子,我们终将为父母。人世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当了父母之后,我们就忘记了自己也曾是孩子。
曾是孩子的我们,还特别爱在疯玩到很晚的夏夜,拿着席片睡到露天场地里,或平房房顶。
那时候,夏风是自然的空调,星河是夜空的骄傲,贫困又单纯的我们,挥霍着溢满童年的快乐和欢笑。
▲架子车上的快乐
04
小时候的夏天,是一串牛铃声。
穷人家的孩子,暑假的时候,不会只想着玩。对贫困的认命,对父母的愧疚,会让我们主动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计。
放牛放羊,割草看瓜,是小时候夏天不变的劳作。
▲脚上的军旅鞋,很眼熟吧
▲当年的放牛娃,如今在哪儿啊
把牛羊赶到河里吃草,我们就能跳进河里洗澡,牛羊吃饱了,我们也玩美了,就在清脆牛铃声中,踩着夕阳跑回家。
躲在狭小闷热的瓜棚里看瓜,我们就能约小伙伴一起玩,渴了摘个瓜,用小拳头捶开,把头埋进鲜红的瓜瓤里,大口大口地啃起来。
那时候没人觉得苦,甚至忙得不亦乐乎。
穷人家的孩子长大后,为什么更能忍,更耐操,更容易满足,更能接受命运?
那不过因为,自小起,他们就不曾被善待过。
05
童年的夏天,是一手红指甲。
再粗粝的生活,也掩盖不住人们对美的渴望。
小时候的凉鞋,是塑料鞋,鞋上还会有一个刷上金粉、明亮亮的铁质装饰扣;
▲我们都穿过的塑料凉鞋
小时候的裙子,是的确良,裙子上也会绣上山河岁月和花果芬芳;
▲麻花辫,的确良,那个年代很漂亮
小时候的交通工具,是二八自行车,爸爸骑着车子,妈妈抱着弟弟坐在后面,大梁上还坐着姐姐和妹妹,一家人驶在林荫道里的欢声笑语,被夏风吹得老远,幸福感绝不亚于今天那些一脸焦虑的人们,穿着名牌开着宝马车……
▲二八车和宝马坐的人一样多
小时候的红指甲,是每家每户院门前栽的那一株株开得拥挤又娇艳的凤仙花。
▲凤仙花,开得艳
太阳落山,吃罢晚饭,妈妈就会用白矾或食盐,和摘来的指甲花一起,放到石臼里捣碎,然后在灯光下,用麻叶和绳子,给我们染指甲。
▲不包指尖,都不好意思说过夏天
一觉醒来,我们的手指甲和脚趾甲,都变得鲜红鲜红的,一起被染红的,还有半截手指和脚趾……
▲我们都曾有过红艳艳的一双手
如今,村口又开满凤仙花,谁还回家染指甲?
06
小时候的夏天,是小伙伴们的呼唤。
长大后,我们在这座城市的这头,小伙伴在那座城市的那头,好多年也难再碰头。
小时候的夏天,是老冰棍里的甘甜。
长大后,我们不再为1毛钱作难,一毛钱也买不到一根冰棍,但再多的钱都买不来记忆的甜。
小时候的夏天,是黑白片里的怀念。
长大后,我们打开手机都能随时随地看电视,却很难再找到看了一遍还想再看一遍的电视剧。
小时候的夏天,是傻笑容里的大汗。
长大后,我们每天都提醒自己把微笑带在脸上,却很难把它放进心里,所以背过人群后,我们才总是偷偷哭泣。
小时候的夏天,是凤仙花里的企盼。
长大后,我们早已不喜欢染又红又土的指甲,而给我们染指甲的妈妈,也已老得赶不上我们下次回家的步伐。
小时候的夏天,是午夜梦回,千回百转。
是故土和乡愁,是父母和老屋,是河水和田地,是往事和理解,是终将老去的我们,在梦中紧紧地拥抱着,再也回不去的自己。
来源 | 闲时花开
婺源油菜花好看吗
最佳答案婺源油菜花很好看;
婺源油菜花虽然没有云南罗平、青海门源的那么壮观,但是婺源特有的青山绿水、白墙黛瓦和错落有致的油菜花海构成了和谐、美丽的画卷。观赏婺源油菜花的景点有:一、查平坦村,二、月亮湾,三、甲路村等。
观赏婺源油菜花的景点
一、查平坦村
查平坦隶属婺源县沱川乡,别看村名“平坦”;其实这座村子并不平坦,村落不大,落差不小,大概有百来户人家。这里的油菜花是开在梯田里,春天油菜花开一片金黄,且间有红桃艳李点缀其中,十分动人。
二、月亮湾
月亮湾坐落于金盘村附近,婺源至休宁公路沿线,距县城五里左右。月亮湾依山伴水,水面平静如镜。一两叶小舟,远远近近高低错落的徽派民居互相辉映,形成了一幅绝美的画面。春日金灿灿的油菜花、古朴的民居点缀如一幅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
三、甲路村
甲路村是千年古村,有多条古街,村庄周围也种有很多油菜花;到了春季,纷纷盛开。甲路因为一条从饶州到临安的完整石板古道而得名,如今甲路的老街仍然保留着千年的石板老街模样,因为没有开发而保留着那样的宁静和古朴。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江西甲路在哪里—婺源县甲路村老照片》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iqiubifen.com,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uiqiubifen.com/wenda/110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