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奥运村的住宿条件怎么样?各国运动员如何评价?答今年2022年的冬奥会在我国北京举办,而我们作为世界大国,无不彰显着大国的风采,用最热情的待客之道欢迎各国运动员的到来。在...

今天体育问答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北京奥运会奥运村,以下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奥运村的住宿条件怎么样?各国运动员如何评价?

奥运村的住宿条件怎么样?各国运动员如何评价?

今年2022年的冬奥会在我国北京举办,而我们作为世界大国,无不彰显着大国的风采,用最热情的待客之道欢迎各国运动员的到来。在奥运会开始之前,各国的运动员们就已经入住奥运村,不管是从衣食住行哪方面,我们都考虑的非常全面,正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而各国的运动员们反响也都非常不错。

一:菜谱众多,满足各国运动员需要。

入住奥运村之后,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吃的问题,毕竟只有吃好了才有力气训练比赛。这一点完全不用大家担心,因为奥运村的菜谱是历时四年的时间才研究出来的,从主食到小吃,从零食到咖啡等等,能够满足各国运动员的需要。我中华民族最不缺的就是美食,而且还靠着美食俘获了众多运动员的芳心。

二:给运动员提供最舒适的住宿环境。

相比较在东京奥运会中让运动员们住泡沫床来说,我国的待客之道简直就是天堂般的待遇,就说住宿的床都是满满的高科技,利用遥控器可以自由的升高和降低,还能够测量心跳和呼吸次数大家快速的进入睡眠。和手机的蓝牙进行互通,设置好闹钟还能够叫你起床,再也不用怕睡过了。

三:奥运村内应有尽有。

除了吃住方面以外,生活上的方方面面我们国家都想到了,在奥运村中你完全不用害怕会无聊,甚至还可以享受娱乐,美甲,美发等周到的服务,怪不得美国的小姐姐走的时候都舍不得,这住的也太舒服了。

不仅仅如此,我们国家还非常贴心的为各国运动员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礼物,像蓝牙耳机,定制项链,三星折叠手机等等,真的是太羡慕了,中国这待客之道堪称完美。

一篇观奥运村的感受

细节:样板间体现中国元素

一到运动员公寓楼样板间,房门的中国味儿十足。公寓大门是模仿古代城门的样式设计的,深棕色让大门极具历史厚重感,门上还有一排排的门钉和两个门环。

进入四居室样板间,大门正对的展示台上摆放着三个古代人物泥塑雕像。客厅中的茶几上铺着大红色带有中国刺绣的台布,上面摆放着紫砂茶壶和茶具,窗边左右各摆着中国传统灯笼造型的灯具。

“这间样板间设计取名为"胡同印象",前面那一堵墙就采用了青砖装饰,上面还挂着老北京照片。”北京城建集团奥运村工程总承包部有关负责人指着走廊深处的墙说。

四居室可容纳12人

在四居室套房里,除了四间房外,厨房和书房也临时改为运动员的卧室,以便安置更多的运动员居住。这样,这套251平方米的四居室套房中便设置了6间卧室,每个房间共有两张床位,可容纳12名运动员入住。

均采用节能环保材料

据介绍,奥运村公寓外装和室内装修所用材料都将按照国家环保标准,甚至高于国家标准进行选择。像玻璃就采用了LOW-E节能玻璃,外墙采用的是具有保温功能的节能装饰板。另外,阳台设计也独具匠心,设计师将阳台设计成一半封闭,一半开敞。从封闭的阳台一侧打开门便可进入开敞的阳台,开敞阳台采用木塑条板作为栏杆,不仅通风,还保留一定私密性。据了解,这种木塑条板不含甲醛,十分环保。

奥运村均价两万/平米

奥运会结束后,将奥运村改造成住宅出售已经成为通行的做法,这样能最大限度地收回成本。雅典奥运会后,奥运村被改造成了经济适用房。而北京奥运会后,奥运村将被改造成为高价住宅区。

北京奥运会结束后,奥运村将被改造成2000套住房,先期已经于2006年进行预售。从销售资料看,奥运村的户型以大户型为主,200平米的房子比比皆是。其销售均价达到了20000元每平米。

特点:奥运村是中国村

北京奥运村坐落于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的西北侧,北连奥林匹克公园,南接主场馆群落,由居住区和国际区构成,共占地66公顷,前来参加北京奥运会的1.68万余名运动员、教练员及代表团官员将在这里生活。按照计划,奥运村将在奥运会开幕前两周正式开放,而在奥运会期间,除了有证件的“村民”之外,普通人将很难一窥奥运村真面目。

居住区是奥运村的主要组成部分,这里除了运动员公寓外,还设有运动员综合诊所、餐厅、多功能图书馆、娱乐中心、休闲体育区等相关服务设施。其中休闲体育区包括健身房、游泳池、网球场、篮球场、慢跑道等。

奥运村公寓地上总建筑面积为37万平方米。所有公寓均位于永久建筑楼内,包括22栋6层楼建筑和20栋9层楼建筑,大楼建筑风格一致,人均居住面积将达到22平方米。运动员公寓现在对外公开了一个样板间,给人最大的感受是中国特色与人性化设计的完美结合。白色的墙壁、深色复合木地板与浅色木制家具的配合使公寓内部看起来清爽雅致。在卧室和客厅的墙上,篆刻和书法装饰画烘托出浓郁的中国氛围,而高矮错落的绿色植物使房间充满盎然生机。特别有趣的是,为了让运动员住得更舒服一点,卧室里的床都变成了“加长版”,长度达到2.2米。而对于姚明这样的巨人,在床尾还准备了一张特别设计的长凳。这样一来,再高的巨人也能睡得舒服了。公寓卫生间整体呈雅致的淡灰色,考虑到残奥会时残疾人运动员的需要,公寓内两间卫生间中就有一间是专门为残疾人设计的。

除此之外,每套运动员公寓将装备宽带网络、电话、有线电视、闭路电视、红外线防盗警报系统和指纹锁。奥运会时将为所有的“村民”提供ID卡和网上购物的途径。村内将设置网吧,运动员可以在村内免费上网,便捷地发送和接收信息,与家人保持联系。一些宗教礼拜场所也为各种宗教活动提供了便利。

国际区和居住区的功能有所区别,是举办各代表团欢迎仪式及其他接待活动的区域,方便各个国家的运动员进行交流。这里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占地约2万平方米的奥林匹克广场,组委会将在奥林匹克广场内为运动员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包括露天演出、室外展览、村内公共活动。升旗广场位于奥林匹克广场的中央,占地约6000平方米,奥运会期间,近两百个国家和地区的旗帜将一起在这里飘扬。

理念:奥运村是节能村

奥运村从设计到施工都充分体现了北京奥运的“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采用太阳能生产生活热水就是一大特色。

前些日子,北京奥运村工地上陆续运进来一个个身穿塑料外衣的庞然大物,这就是奥运村要安装的大型太阳能集热板。这些集热板将分别安装在奥运村A、B、C、D区的18个楼顶上,满足奥运会时运动员的生活用水,整套系统使用寿命为20年。这也是我国第一个最大规模集中采用节能环保能源——太阳能转换热能的民用生活小区。整套设备年节约电费高达457.8万元,按设计使用20年计算,这套太阳能系统将节约18324万千瓦时电,节省电费9156万元。

为满足奥运会期间所有入住人员随时能洗上热水澡,奥运村太阳能热水系统还设计了两个保护系统,等于为运动员洗澡安上了双保险。而风光互补太阳能灯,则在大量节约用电的前提下,保证了奥运村的夜间照明。

它山之石:雅典奥运村变经济适用房

雅典奥运村位于雅典市西北,耗资3.97亿美元,占地124万平方米。虽然它被雅典奥组委称为“奥运会历史上最好”的奥运村,但实际情况却让很多运动员不敢恭维。中国代表团就有人反映,称奥运村整体环境虽然还可以,但运动员房间内设施比较简陋。

但雅典人这么做是有理由的,他们早就计划好将奥运会的运动员公寓在奥运会结束之后变成经济适用房,低价卖给希腊当地低收入家庭。由于价格便宜,早在奥运会结束之前就有超过1.7万名雅典人参加了申请这些低价房的抽签活动,这个数字大大超过了奥运村住房实际能容纳的1万人。从这一点上来说,雅典奥运村讲究实用、拒绝奢华,也是有他们道理的。

耗几十亿巨资所建设的奥运村,搁置多年后,如今现状怎么样了?

中国人应该很难忘记2008年的那个夏天,那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全世界都看到了一个焕然一新的中国。在那之前,很多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各行各业不发达,生活贫困上,然而当他们真正来到首都后,眼前的一切让他们不敢置信,车水马龙的景象,高楼林立,刷新了他们对中国的认知。一般举办奥运会都要为各国运动员们建设奥运村,北京奥运会也不例外。奥运会圆满结束后,主场馆鸟巢也变身各种活动的场馆,有时还会举办一些慈善活动。如今的奥运村也变化不小,那么当初国家花了几十亿巨款所建设的奥运村如今现状如何呢?

一、奥运村的用处

奥运村是奥运会主办国家用于给国外运动员所居住休息的地方,一般奥运村的内饰以及各种设施都是按照外国运动员口未来的,也正因如此,外国运动员对北京奥运会的奥运村赞赏有加,称其住宿非常舒适,设施也非常周到,在国外论坛也是一片片夸奖声。即使奥运会结束,仍然有不少外国运动员表示自己还想多住会,可见奥运村的成功。

二、奥运会结束后鸟巢的用处

当时不少人又考虑到奥运会结束后,这些为了奥运会所建设的场馆和奥运村该怎么办呢?当然没有搁置,鸟巢成为了著名演唱会以及大型活动场馆,因为各类设施都是奥运会级别的,所以能满足几乎各类需求,场馆也十分大气。外观上的魅力也导致许多人也把鸟巢当作观光景点,纷纷合影。甚至有些人不看奥运会但是闻鸟巢名而来。

三、奥运会结束后奥运村何去何从?

说完鸟巢的命运,再来说说奥运村。奥运村其实就是给运动员住的公寓,也就是房产,便自然而然地用作房地产业。凭借完善的设施以及配套的便利的生活环境,比如五星级酒店级房间,各类生活娱乐场所应有尽有,引来了不少人的购买目光。于是奥运村便成为一个小区,非常多富豪抢着过来购买房子,毕竟北京的房子无论是生活还是投资都是不错的,果然没过多久,奥运村的房子就被抢购一空。现在奥运村在北京算是高级小区,交通方便位置也好,升值也很快,那些将其用于投资用途的人几乎是大赚一笔,这也使奥运村小区在北京闻名。这样的命运也算是很不错了,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外国对北京奥运村如何评价?

昨天,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再对北京奥组委的奥运会筹备工作表示赞许,并称北京奥组委已就奥运期间极端天气及空气污染等问题做好应对措施。罗格是在参加昨天上午的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GE公司创想中心揭幕仪式上作出如此评价的。

7月31日低调抵京后,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连续对北京奥运村及北京奥运会组织筹备给予高度肯定。昨天上午,面对中外记者的追访,他再次表扬了北京奥组委的筹备工作。

有外国媒体记者问罗格“如何评价北京奥运会的筹备工作”,罗格回答“Ithinkitisveryperfect(我认为相当完美)”。面对媒体关注的北京奥运会天气以及空气污染问题,罗格称为保障奥运会顺利进行,国际奥委会已经获悉北京奥组委为应对极端天气和空气污染等问题制定了应急预案。

昨日,罗格还高度评价了奥运会赞助商对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意义。

昨天揭幕的GE创想中心坐落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是一座面积达1500平方米的二层展厅,主要为展示GE运用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基础设施建设的创新技术。GE创想中心以中国的五行金、木、水、火、土为主题,为观众提供自助式互动体验。该中心将在8月4日-24日每天上午9点至晚上10点对公众开放,预计每日将有6000人次到访。北京奥运会后,该中心将搬迁至上海的新GE中国总部大楼。

怎样理解奥运村

奥运村又叫奥林匹克村或者运动员村。指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城市为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教练员提供的集中住宿的处所。奥运村从运动会开幕前两周开始使用,闭幕三天后结束使用。

奥运村作为各国家和地区运动员及代表团成员的主要居住地,承担着全部奥运会和残奥会运动员、官员在住宿、餐饮、娱乐、休闲等方面的服务工作,也是各国和地区运动员集中举行国际交流和联欢活动的场所。

根据《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奥运村的位置应在主体育场、练习场附近。奥运会组委会应负担运动员、官员工作人员在奥林匹克村的全部膳食费用和在当地的交通费用。

由于奥运会期间奥运村中都居住着数千至两万名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官员,可以说是个名副其实的小“联合国”。而每届奥运会的奥运村,都会成为该届赛事完美与否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因此奥运村也有着“天下第一村”的美誉。

各代表团入住奥运村都要举行入村仪式。在初期的奥运会上,来自各国的选手和官员部分散在各个宾馆里面, 这不利于奥运会的组织工作和各国运动员之间的联系交流。1924年第8届奥运会在巴黎举行,主办者第一次将参加者集中安置在特意建造的木制房屋中, 这就是最早的奥运衬。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该市在离主体育场不远的地方专门建造了供运动员和正式工作人员居住的建筑群, 从此这个做法成为一个传统, 并在《奥林匹克宪章》第42条加以规定:“为了使所有运动员、官员和其他工作人员住在一起 ,奥运会组委会应提供一座至少在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前两周至闭幕式后3天期间可入住的奥林匹克村”。

奥林匹克村是专供参加奥运会的选手住宿的地方。1924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第8届奥运会时,法国人在运动场专门为参赛运动员修造了一排木质结构的住房,这就是奥林匹克村的雏形。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上,美国首次为所有的参赛人员及工作人员修造了专门的宿舍,以后便被人们称为“奥运村”。这一成功经验引起了国际奥委会的重视。后来,国际奥委会在奥林匹克宪章中明确规定,东道国应为男女运动员提供良好的专门住所,以让运动员和运动队官员住在一起。村的位置应在主体育场、练习场附近。

奥林匹克村应符合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制定的《奥林匹克村须知》的要求。居住在奥林匹克村的官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名额由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确定,他们不可超过报名运动员人数的50%。“奥运村的位置应在主体育场、练习场附近”。在奥运衬中, 规定必须有餐厅、医院、商店以及文化娱乐中心当辅助设施。

1952年中国奥运代表团赶到安赫尔辛基时,奥运会的比赛已接近尾声,但仍然在奥林匹克村举行了庄严的升旗仪式。这是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奥运会上出现。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北京奥运会奥运村评价》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iqiubifen.com,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