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08上海网球大师赛男女参赛名单优质回答2008上海网球大师赛没有女子。男子为:纳达尔,费德勒,德约科维奇,穆雷,达维登科,罗迪克已经确定进入了单打大师杯 。德尔波特罗一只...

今天体育问答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达维登科,以下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2008上海网球大师赛男女参赛名单

2008上海网球大师赛男女参赛名单

优质回答2008上海网球大师赛没有女子。

男子为:纳达尔,费德勒,德约科维奇,穆雷,达维登科,罗迪克已经确定进入了单打大师杯 。

德尔波特罗一只半脚已经踏入大师杯了,最后一个名额西蒙机会大些,除非布雷克进巴黎决赛,纳班夺冠等概率较低的情况发生,费纳穆都已经进入巴黎八强,纳班要夺冠机会太小。

上海大师赛的比赛时间是11月9日到11月16日,参赛球员中大牌随处可见,塞尔维亚双姝伊万诺维奇和扬科维奇(女子男打世界第一),男子方面,瑞士天王费德勒,西班牙天才少年,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纳达尔都将参赛,相信到时的上海一定会刮起一阵网球风。

关于网球球员的外号

优质回答费德勒【奶牛】2004年,费德勒在温网卫冕成功,他回到家乡参加瑞士安联公开赛时,赛事总监代表家乡人民,送给球王一头名为“朱丽叶”的瑞士奶牛作为礼物。从此之后,费德勒在网坛所向披靡,成为现在男子网球运动的主宰者。中国球迷们渐渐亲昵地称罗杰为“奶牛”。遗憾的是2007年7月,朱丽叶因产奶量未达标,被送进了屠宰场。不过它为球王留下了一头小奶牛“雪绒花”。

萨芬【河马、沙皇】沙皇这个外号,是中文媒体授于萨芬的,原因很简单:他来自俄罗斯,带着鞑靼汉子的不羁和张狂,在属于他的那个年代里,俨然是一位打算征服世界的沙皇。而被大家称为“河马”则源于有一段有趣的故事。2004年,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萨芬用天马行空的英文语法给记者们讲了一个冷笑话——河马来到猴子面前说:“我不想作一只河马!”于是他给自己涂上了斑马的花纹。但猴子说:“你还是一只河马。”河马顿时醒悟了:“我很高兴做一只河马,这才是真正的我!”面对鸦雀无言的听众,萨芬又补充了一句:“我也是,我高兴做自己。”从此之后,所有球迷都知道他原来就是那只“河马”。

休伊特【野兔、兔子】休伊特被戏称为“兔子”,主要是因为他擅长移动,步伐灵活,在球场上动如脱兔。又因为“澳大利亚的兔子”是西方的一个谚语,指遇不到制胜天敌,温柔的小兔子也能给澳洲造成外来物种入侵。这与休伊特在网坛的发展轨迹和性格特点极为相似。慢慢地,“C'mon先生”变成了“澳洲野兔”。

罗迪克【糯米、大P】在网球网论坛,说起罗大P几乎无人不知。这个绰号没有技术含量,大家对其含义一目了然。借用“二外女生CC”的话说:当罗迪克发球的时候,更能凸显“大P”两个字的意境。糯米的说法相对特别一些。2005年,超女之风吹遍中华大地。罗迪克的粉丝们从“玉米”和“凉粉”身上得到启发,取罗迷的谐音,便有了“糯米”一说。

纳达尔【纳豆、豆子】Rafa外号的背后并没有复杂的故事,只是因为他的名字Nadal用中文读起来很像“纳豆”。这个外号还有个衍生版本,大家更喜欢亲切地叫他“豆子”,而纳达尔的粉丝则被成为“豆粉”或是“豆饭”,与“奶粉”们相互映衬。

加斯奎特【豆腐】称加斯奎特为“豆腐”,这个说法来自于民间,但却在网球网论坛发扬光大,建议原版作者去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在2007年上海网球大师杯后,这个绰号已经趋向于官方化,背后的典故就是:这个年轻人打球太水,心理素质太软,做人太白,跟豆腐。

穆雷【小太阳、僵尸】穆雷刚出道的时候,曾被拥趸称为“小太阳”,取“振兴英国网球的新希望之意”。无奈,大家在看过一段时间,产生审美疲劳之后,发掘他那单薄的身形、苍白的面色和一对尖锐的虎牙,还有脸上常常浮现出一丝不易被察觉的笑容——因此得名“僵尸”,粉丝们寄希望于未来,希望有朝一日,穆雷也能让他的对手在球场上不寒而栗。

达维登科【劳模】达维登科本人不一定喜欢这个绰号,但在全世界范围内,大家普遍认为称他为劳模,实至名归。自加入职业网坛以来,达维登科参加过的单打比赛已经超过了450余场。虽然头发越来越少,但世界排名却越来越高,堪称ATP里的劳动模范。就连他自己也说:“只要妻子在身边,我就等于带上了整个家庭,在哪儿生活都是一样的。”这种将网球事业和赛事奖金收入视为终生奋斗目标的觉悟,在ATP并不多见,因此球迷们每每说起劳模,都不由得心生敬佩。

罗布雷多【萝卜】很许多音译得来的绰号一样,萝卜取罗布的发音,叫起来脆生生的,因此在球迷中间流传广泛,从来没有产生过歧义。

费雷尔【稳定男】这位2007年开始窜红的西班牙选手,因为其稳定的表现得名。球迷为他沉着冷静,鲜有失误的球风折服,久而久之,大家已经忘记了大卫·费雷尔这样一个很普通的名字,直接称呼他为“稳定男”。

伯蒂奇【鸟人、小唐】其实我们可以这样称呼托马斯·伯蒂奇:小唐·鸟人。两个名字都是从极具中国特色的英文名翻译中得来的,小唐从托马斯的“小托”演变而来,鸟人则是因为伯蒂奇的“BERD”与BIRD相似,二次转化之后,终于变成了鸟人。这两个绰号充分说明了中文的博大精深。

迪约科维奇【炸鸡、小农民】迪约的中文绰号足以让人看得眼花缭乱。逐个说明一下:炸鸡取“当红炸子鸡”的意思,在迪约初露头角的时候,中文媒体普遍用过这类词汇。2008赛季后,迪约科维奇已经从新人变成了旧人,所以这个绰号可能会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大约就是“小农民”。这也是球迷对他的一种昵称,因为他出身贫瘠的塞尔维亚,这么叫似乎更亲切一些。

安西奇【土人】只有中国大陆的球迷才会称呼安西奇为土人,他的粉丝则自称“土家族”。这个绰号源于超级玛丽的2006年中网之行。在参赛之余,他逛了秀水,买了疑似侵犯知识产权的光碟,做了不少国外普通观光者都会做的事情,却被球迷戏谑地称“土得掉渣”。从此之后得名“土人”。

费雷罗【蚊子、大爷[】蚊子就是费雷罗,费雷罗就是“蚊子”,因为他球风飘逸,绵里藏针,每个球都暗藏杀机,就像是蚊子叮人一样。不过,这是2003年全盛时期的费雷罗。自从被病魔纠缠上之后,潇洒的费雷罗几乎存在与球迷们的回忆之中。久而久之,另一个绰号诞生。“大爷”绝对没有辱骂的意味,球迷们对此的解释是:虽然纳达尔、迪约科维奇、穆雷以及加斯奎特等85后球员大批涌现,费雷罗似乎只能被后浪逐前浪的历史洪流慢慢淹没,他已经属于上一辈的网球选手,所以被称为“大爷”也不为过。也有球迷说,长此以往,可能有一天费雷罗会被称为“祖宗”。这样的绰号,在老球迷的细细咀嚼之后,恐怕只能尝到心酸的味道,和长久的遗憾吧。

冈萨雷斯【钢丝、火炮、如花】冈萨雷斯因其雷霆万钧的发球得名“钢丝”和“火炮”,不过很多中国球迷更喜欢称他为“如花”。因为细看他的相貌,与周星驰电影中的某个角色颇为神似。

马休【菠萝、窝囊】马休的名字为PAUL,可译为保罗,所以得名菠萝。又因为他在关键时刻总是功亏一篑,被球迷戏称“法国天字号窝囊”,后简称“窝囊”。

格罗斯让【果酱】这位法国老将名字的发音与中文“果酱”近似。

克莱门特【花蝴蝶、头巾男、柠檬】他是个典型的法国人,以佩戴各种花色的头巾著称,所以人称“头巾男”或“花蝴蝶”。另外克莱门特的发音近似“科莱芒”,因此也常常被叫做“芒果”。

吉内普里【吉普】根据中文的语言习惯,“吉内普里”四个字取“吉普”两个字作为简称。

托索诺夫【屠夫】跟吉普一样,根据中文习惯,托索诺夫就变成了“屠夫”。

尤兹尼【优质泥】姓氏的谐音。

乔·约翰森【糖果、瓶瓶】小约翰森的小名为“Pim”,是种糖果的名字,后来被球迷根据音译发展成为“瓶瓶”。

沃林卡【四蛋】根据名字Stan音译得到这个极具中国色彩的绰号。

卡纳斯【药王】这位阿根廷选手因涉嫌服用违禁药品多次受到ATP的调查,并在2005年时得到一张禁赛两年的罚单,这在当时是相当严厉的处罚。不过卡纳斯一直声称自己遭受了不公正对待,四处上诉,希望能还以清白。在这样的背景下,球迷一直将其成为“药王”。

巴格达蒂斯【大胡子、小巴】2006年在澳网一战成名之后,不少人都因为那把大胡子而记住了他,这也成了他独享的绰号。另外,也有不少球迷因其中文译名,而亲切地称呼他为“小巴”。

纳尔班迪安【海豚、肉球】纳班的这两个绰号皆因他的身材。有人说是水桶型的,也有人说那是“纯粹的圆形”,所以才有了“肉球”一说。另外纳班不仅身材像海豚,有时候他嘟起嘴巴的样子也与海豚神似。

涅米宁【冰人】并不是因为他与比约·博格有任何相似之处,只是因为他来自芬兰。那里留给大多数人的印象是冰天雪地,从那儿出来的人被理所当然冠以“冰人”的绰号。有些时候,为了与F1车坛的芬兰冰人相区别,球迷也会称他小涅。

费什【鱼】Fish就是鱼,鱼就是Fish。

马里塞【二郎神】只因他眉心那儿有道竖起的皱纹,看起来像一个紧闭的眼睛,便得名“二郎神”。

沃达斯科【蟋蟀】因为模样俊俏,被球迷奉为“西帅”,即西班牙帅哥,随后便慢慢易化为“蟋蟀”。

米尔尼【野兽】身材高大,发球威猛,不少卫视体育台的观众都听许乃仁主播称呼他为“白俄罗斯野兽”,令大家印象深刻,网络上慢慢便有了“野兽派”。

库兹涅索娃【钢牙妹、裤子】裤子是从中文译名简化而来的,钢牙妹则说明裤子娃第一次来中网时,那副牙套给中国球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施奈德【师奶】这也是中文译名的一种变化,师奶与施奈近似,又因为施奈德在网坛年头以久,资历深,被称为师奶也不为过。

萨法洛娃【鬼娃】这个姑娘绝对不是第一眼美女,特别是她那双眼睛,猛地一看,会产生惊悚的错觉。假如还是不知道大家为何叫她“鬼娃”?那就去看看《驱魔人》和《鬼娃娇娘》这两部电影吧。

巴托丽【大白兔、丽丽】丽丽这个名字叫起来很亲切,也容易上口,就是巴托丽的昵称。叫她“大白兔”并不是说她的移动像休伊特那么敏捷,纯粹是因为她那两个门牙。另外要注意一下,之所以是大白兔,而不是小白兔,这是与身材有关的。

达尼利都【尼姑】“利都”与尼姑谐音,久而久之便成了绰号。

查克维塔泽【小郡主】在查克维塔泽还没有跻身TOP10的时候,已经有大批的球迷喜欢上了这个长辫子姑娘。因为与“法国贵妇”皮尔斯颇有几分相似,因此被称为“小郡主”——身份和地位都比贵妇高,因为青出于蓝嘛。更重要的是,大家都很看好她的前程。

德门蒂耶娃【仙女】德娃自出道以来,因为她迷人的气质,让不少球迷惊为天人,因此得名仙女。

杉山爱【332】因为中文译名谐音,所以被称为332。

莫里克【茉莉】茉莉与“莫里”是同音。

扬科维奇【围棋、女劳模】其实塞尔维亚有不少“维奇”,但在网球网论坛上一提到“围棋”,大家都知道是特指扬科维奇。另外,因其在上个赛季不辞劳苦,疯狂参赛,现在也有人称她为“女劳模”。

佩特洛娃【高贵】在网球网论坛有一个颇受争议的ID“高贵的佩娃”,受这个名字的影响,不少网友在提到佩特洛娃时,都喜欢用“高贵”来代替。

世界级的男子网球手有哪些 还要说出打球的习惯

优质回答第1,纳达尔Nadal Rafael(西班牙)

出色的身体条件和典型的力量打法,球风刚猛凌厉,跑动能力极强,左手持拍,在红土场上优势明显,连续4年夺得法网桂冠。近两年网球技术趋于完美,无明显弱势。2008年连夺温网和北京奥运会冠军。成功超越费德勒成为新科世界第一。

第2.费德勒Fede rer Roger(瑞士】

正反手平衡,综合实力强大,心里素质过硬。费德勒在综合实力方面的优势的确是当今网坛其他选手所不能比的,尤其是在硬地场上,他平衡的正反手攻击以及恰到时机的上网拦截,让对手很难找到真正的空隙。以前曾有人指出他在发球环节上存在一定的漏洞(资料来源于网羽商城),但在之后一两年来他在这个环节上也已经趋于完美。职业生涯共获得13座大满冠冠军奖杯。

第3.德约科维奇Djokovic Novak(塞尔维亚)

灵活的步法,稳定伪底线相持,出色的二发技术,德约科维奇的步法运用极为科学,在击球时,他在向前挥拍的同时,身体相应转体,此时,脚尖与手击球方向相一致。这样,轴心脚右脚留在了网球的后方,很好地保证了德约的动竹:衔接与击球的威力。基本功扎实相持能力强,双反与二发技术尤为突出。

第4,穆雷Murray .Andy(英国】

反手“偷袭”技术-穆雷没有靠特别过人的技巧支撑,他属于全面类型的球员。可他反手的偷袭”技术,值得称道。除了运用精湛,这个技术往往有着别样的效果。穆雷属于防守型球员,他常用反手“粘”着对方的反手。一般来说,球员们的正手才是其得分f武器,反手多数用于过渡.防守,普遍是球员们的弱项。而穆-却将原本赢弱的反拍变成致命杀招。

第5.费雷尔Ferrer David‘西班牙)

跑不死的韧劲和出色的底线技术,技术特点和纳达尔极为相似,绰号“右手版纳达尔”,右手版费雷尔比纳达尔成名要晚,但是他的技术比纳豆更出色,他的回球线路和网前球的处理上比纳豆更细腻。大器晚成的选手往往更能驾驭比赛。

第6.达维登科Davydenko Nikolay(俄罗斯)

有人说:“达维登科是一个没有特点的球员,他没有萨芬的力量,没有费德勒的灵性,没有罗迪克的发球,你甚至看不出他有什么过人之处。但他偏偏位居世界前6,而且地位非常牢固!”其实,这种没有特点,也是一个特点:达维登科用他的坚强意志在打球。每一场比赛,他都是球场上最努力的人,他奋力地拼搏每1分,追着每一个来球,无论比分落后还是领先,他都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去对待比赛。网球并不只是一个单纯技术比拼的游戏,要想获取胜利,往往最终决定因素是在精神意志方面。(资料来源于网羽商城)

第7.纳尔班迪安Nalbandian David(阿根廷)

纳尔班迪安以技术见长,各方面的技术比较全面。反手攻击性略差,发球也不算特别优秀。最重要‘的是,他是-个用腩子打球的运动员。这在南美选手中,比较少见。

第8,罗迪克Roddick Andy(美国)

大力发球,他的发球威力十足,堪称“大炮似的发球”,球发出后,快得像离弦之箭。如果罗迪克的发球不失误,对手的接发即使不下网不出界,也必定回得软弱。这就是为何罗迪克保发率位居ATP所有球员中首位的原因了。但若想再度挑战第一的王位,罗迪克还需加强其余技术的全面性。因为,单靠一项法宝,是无法在强手如林的江湖称王称霸的,这是一条不变的硬道理。

第9.德尔波特罗Del potro Juan Martin(阿根廷)

双手反拍的“双反直尺”。他的双反直尺出了名的精准,而且击球力度大、角度叼.时机准,令人防不胜防。一般来说,“菠萝”会在底线与对手进行反拍斜线相持,许多人会在此时选择不断打来回球去扰乱对手的步法、步调,可“菠萝”则干脆利落(资料来源于网羽商城),选择直线的致命一击。他会透析网球场上一切,一旦对手斜线回球过浅,他便会利用其天生捕捉时机出众的才华,瞬间双手转向直线方,然后迎前、挥拍,重锤一击,轻松得分,让对手望球兴叹。

第10.特松加Tsonga Jo - Wilfried(法国)

双手反拍,网前小技术。特松加的技术特点非常鲜明:以力量取胜,无论他的正拍抑或反拍都威力无穷。特别是双手反拍,与纳尔班迪安、德尔,波特罗类似,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它具备了前冲式的旋转,而且平击的高度十分贴近球网。因此,对手要想回球非常困难,不仅要抵抗强劲的力度,又要设法将球拉起来避免下网。听起来,实在为难对手们了。

16*19的网球线床和18*20的网球线床各有什么特点和优势

优质回答一、线床模式特点和优势如下:

18×20:控制性能特别好,球线也会更耐用;

16×19:与16×18相比,旋转性稍弱,但球线的耐用度更高。

二、实际案例:

在2009年4月,在美国索尼爱立信公开赛上,俄罗斯选手达维登科半决赛击败了本土球星罗迪克。赛后新闻发布会,有记者问达维登科为何突然在场上表现得这么好,达维登科回答:“因为我更换了球拍,虽然同样是PRINCE的球拍,但是竖线变成了18条,比以前要稍微增加了一些,所以新球拍也给了我更多的控制。”在决赛中,达维登科最终战胜了纳达尔,获得了冠军。

达维登科实际上说的就是线床密度。这次换球拍,是从原来线床是16×18的Ozone Tour变成了线床更密的Ozone Pro Tour(线床密度为18×20)。

三、同时,线床密度其实能对选手的表现产品相当大的影响。比如以下这三个方面:

1.舒适度

球拍的舒适度与线床密度可以说是有一定关系的。假如你认为击球时线床振动越小的球拍,越舒适,那么你肯定会喜欢拥有开放式线床的球拍。线床越稀疏,那么线床自然会越软,而越软的线床一般被认为能为手臂提供更大的保护。当击球点不在甜区位置,或者靠近拍框时,这点表现得就更为明显。

线床越稀疏,一般认为线床的容错率也更高,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觉得开放式线床能提供更大的力量。

澳大利亚双打大师马克·伍德福德在自己大部分的职业生涯中,使用的球拍都是经过特别改造的,线床模式是非同寻常的12×14,因为伍德福德喜欢用特别粗的球线(12G),所以为了仍能得到开放式线床的手感,球拍的线床密度就必须特别稀疏。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开放式线床。很多选手觉得无法从开放式线床得到他们想要的控制。如果线床越密的话,很多线越紧密地编织在一起会产生更硬的线床,那么在击球时,就能提供更好的控制。因此,希望得到更多控制的选手,应该选择线床更密的球拍。

2.旋转性

线与线之间的空间越大,那么线床就会允许球拍在击球时“吃球”很深,而这能帮助选手击打出更强烈的旋转球。据球拍服务专家罗曼·波科斯介绍,很多职业选手在开始打红土赛季后,都会把自己的球拍更换成开放式线床的,因为在红土上,旋转球能带来更大的场上优势。当然,线床越密,仍能打出强烈旋转,但是却会变得非常不容易。

“这就像足球运动员为何都会穿带钉的球鞋,”美国穿线师协会理事长大卫·波恩这样说道,“假如你穿着平底鞋去草地上踢足球,会很容易滑倒,但带钉的球鞋却不会,因为上面的鞋钉会钻进草皮里面去。”不过,密集的线床也有自己的优点,就像达维登科所发现的那样,线床越密,虽然硬度会有所增加,但控制性能也会越好。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线床越密越硬,它对球的反弹也会越规则,那么控制性自然也就越好了。

3.耐用度

球线断裂的最主要原因还是球线之间或者球线与拍框之间的摩擦。在击球时,球线会发生移动,这时相互之间生产的摩擦会让它们变得越来越脆弱,直到突然断裂。如果球线越密集,那么击球时,允许球线移动的范围就越小,产生的摩擦也相应地减小,那么球线的使用寿命自然就会越长。

相反,开放式线床给了球线更大的移动空间,摩擦增多,球线也就会更容易断。尤其是那些喜欢击打强烈上旋球的选手,你会发现他们经常在校正球线(除非他们使用的是特别硬的球线,像力士浪之类的),并且去穿线的次数也比一般人多得多。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2008上海网球大师赛男女参赛名单》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iqiubifen.com,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