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伊拉克的战争伊拉克战争(2003年3月20日-2010年8月19日)是以美国和英国为主的联合部队正式宣布对伊拉克开战开始的。澳大利亚和波兰的军队也参与了此次联合军事行丅动。军事行丅动...

今天体育问答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伊朗伊拉克,以下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伊拉克的战争

伊拉克的战争

伊拉克战争(2003年3月20日-2010年8月19日)是以美国和英国为主的联合部队正式宣布对伊拉克开战开始的。澳大利亚和波兰的军队也参与了此次联合军事行丅动。军事行丅动是在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对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所发出的要求他和他的儿子在48小时内离开伊拉克的最后通牒到期后开始的。

联合部队是由12万人的美军部队、4万5千人的英军部队、2千多人的澳大利亚军队和200人的波兰军队所组成的,除此之外还有大约5万人的伊拉克反叛军。他们是通过驻扎在科威特的美军基地正式对伊发动军事打击的。

美国第3步兵师从科威特西北方向的沙漠向巴格达挺进,伴随他们作战的还有美国第101空中突击师和第82空降师的若干部队。在另一个方向,伊拉克东南部方向,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远征部队和英国远征军(包含第四和第七装甲旅组成的第一装甲师以及若干海军陆战队)则发动了钳形攻势以打开伊拉克的海运通道。在战争进行了两周后,美军又在伊拉克北部山区投入了173空降旅以及特种部队,并和该地的库尔德反叛军结成同盟,美国预期中的准备在北方投入的第4步兵师则由于土耳其议会的反对而未能在该地参加战斗。

经过两个星期的激战,英军首先控制了伊拉克南部的石油重镇、伊拉克第二大城市巴斯拉。在伊拉克全境都出现了断水和停电等人道主义危机。国际多个人道组织向伊拉克运输救援物资。这些援助物资大多都从联军所控制的乌姆盖萨尔进入伊拉克,还有部分则从科威特进入伊拉克。

战争爆发大约三个星期之后,美军顺利进入巴格达市区,途中并没有遇到任何顽强抵抗。伊拉克官员则突然消失,去向不明,大批伊拉克军队向美军投降。之后巴格达和巴斯拉等伊拉克城市纷纷陷入无政丅府状态,巴格达市内发生频繁的抢掠事丅件,巴格达博物馆遭到洗劫,上万件珍贵文物失踪。有伊拉克民众批评美军,并没有努力维持巴格达的市内安全。据中国国务院发表的《2007年美国的人权纪录》,战争在2003年爆发至今已有至少66万伊拉克平民因战火而丧生。

目录 [隐藏]

1 导火线

2 开战理由及目的

3 反战与主战

4 战后情况

5 调查

6 成果

7 参见

7.1 联军使用武器

7.2 全球对战争的观点

7.3 军事战略

8 丑闻

9 相关文艺作品

9.1 电影

9.2 电视剧

10 相关条目

11 参考文献

[编辑] 导火线

美国“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丅件”发生后,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向美国政丅府认为的“恐怖主义”宣战,并将伊拉克等多个国家列入“邪恶轴心国”(Axis of Evil)。2002年伊拉克危机爆发,联合国通过1441号决议,联合国武器检查团重返伊拉克检查伊拉克拥有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3月18日美国总统布什发表电视讲话,要求并没有在伊拉克境内发现任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武检团立即撤离伊拉克。

[编辑] 开战理由及目的

美国等国家对伊拉克开战的主要理由是萨达姆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伊拉克政丅府践踏人权的行径。根据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的说法,美国对这场战争最终要达成的目的包括:

1.铲除萨达姆政权伊拉克人民建立一个自治的政丅府,

2.搜寻并销毁藏匿在伊拉克境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恐怖分子,

3.结束制裁,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4.保护伊拉克的石油以及其他天然资源。

但大部分国家,包括美国本身有部分人士则认为原因并不单纯,大部分国家认为与美国掠夺伊拉克石油有关。如根据伊斯兰共和报等媒体的看法,美国已经被犹太集团所操纵,占领伊拉克仅仅只是犹太集团庞大侵略计划的序曲。美军攻下伊拉克后,将以伊朗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出兵伊朗,最后则轮到叙利亚。最终目的是透过控制伊拉克、伊朗,侵吞伊斯兰民族的经济命脉-石油,从而瓦解巴勒斯坦的抵抗,支配整个中东。

战前,美国、英国等国家指责萨达姆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以此作为开战的重要理由。然而至今,他们还没有找到确凿可信的证据。却找到萨达姆政权早已经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销毁的一些文件和人证。

2007年9月16日:美国前联邦储备局局长格林斯潘在其回忆录中称,基于政治理由,他不方便承认众所周知的事,出兵伊拉克是为了石油[1]。

[编辑] 反战与主战

伊战漫画美国报道有四十九个国家支持该军事行丅动。参加地面战的国家有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波兰四国,丹麦政丅府亦对伊拉克宣战,并派遣了两艘军舰支援美军。韩国、日丅本、意大利、乌克兰等多个国家提供后勤支援。

这场战争遭到俄罗斯、法国、德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阿拉伯国家联盟、不结盟运动等多个国家政丅府和国际组织的批评与谴责。

奥地利等多个国家宣称,对伊拉克的军事行丅动由于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已经违反了国际法。埃及籍的联合国前秘书长布特罗斯·加利谴责该军事行丅动,认为违反了联合国宪丅章。奥地利、瑞士和伊朗禁止联军战机飞越其领空,沙特阿拉伯禁止美军导弹通过其领空袭击伊拉克。马来西亚领袖更是在国际及联合国会议上严重谴责美国及英国的军事报复行丅动。

全球普遍的反战情绪最终导致了全球反对对伊战争大游丅行。

[编辑] 战后情况

进攻中的悍马车队

美国扶植的伊拉克新军,第六军(2006)联军占领伊拉克初期,曾一度在伊拉克海岸一带处于胶着状态,直到美军进入巴格达时,伊拉克军队便随即兵败如山倒。当时主张出战的美国总统布殊和英国首相布莱尔民望一度升上高位。2003年12月美军更成功捉拿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美国媒体形容乃是此次战事的最大成就。

战后美国不断草拟计划重建伊拉克,包括把大量重建计划交给美国各财团,同时委任当地人任临时政丅府官员。但由于当地不少派别的政治组织并不支持美国,故针对美英的军事占领而进行的伊拉克游击战正风起云涌,截止至2007年5月15日,美国占领军死亡人数已超过3,398人[2]。而伊拉克经济则久久未恢复,不但当地石油设施受到破坏,影响全球石油供应,且失业人口庞大,居民生命安全和日常生活得不到有效保障。故不少国家的反战分子再度公开举行反战示丅威,指责布殊乃世界头号恐丅怖份子。而美国的副国防部长沃尔福威茨更在秘密专访中明言,指伊拉克拥有大杀伤力武器只是“攻伊的方便理由”。[来源请求]

美国除了派出穿制服的军职人员,还雇用很大数量的民间保安承包商[3](包括美国黑水)[4],协同军队作战,尤其是操作高科技武器,阿拉伯语英语的翻译人员[5],以及担任后勤补给的工作[6]。关于文中所述的美国占领军死亡人数已超过3,398人,这只是穿制服的军职人员的死亡人数,没有包括很大数量的民间保安人员,所以实际因战争而死亡的美国人要超过3,398人[7]。美国媒体统计,截至2008年8月17日,至少有包括8名文职人员在内的4143驻伊美军士兵死亡。其中至少有3368名驻伊美军士兵在与反美武装的对抗行丅动中死亡。[8]

2010年8月18日,最后一批驻伊美军战斗部队已跨越伊拉克与科威特的边境,伊拉克战争正式结束。

[编辑] 调查

2007年2月9日,美国国防部向国会提交一份关于伊拉克战争前情报的内部调查报告。报告认定,有关萨达姆与基地组织存在明显联系的评估在质量和可信度方面都是可疑的。国防部副部长道格拉斯·费思采取了不恰当行为得出这一错误结论,但调查报告认为他没有触犯法律。[9]

[编辑] 成果

美军通过处决萨达姆,震慑了大独裁者卡扎菲。[10]卡扎菲于2003年12月(即伊拉克战争刚结束没多久)宣布利比亚放弃核武器,成为继日丅本、南非之后的第三个宣布放弃核武的国家,并对国家逐步进行改革开放,并转变其所谓的“反美”立场倒向西方。[来源请求

伊拉克战争起因揭秘

2001年九月十一日位于美国遭到了袭击,这次事件导致三千多名人民受到了波及。袭击之后的第二天美将阿富汗本拉登指认为这次事件的幕后黑手,随后就向阿富汗发动了打击。

短短两个月的事件美就推翻了塔利班,在2003年美再次曝出惊天消息,时任伊拉克总统的萨达姆是本拉登背后的支持者,还指认伊拉克境内藏有大规模武器,在2003年的3月份再次对伊拉克发动了战争,历时一个月萨达姆成为了美的阶下囚。

结束了伊拉克战争的美并没有停止其发动战争的步伐,随后挑起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以及背后支援叙利亚分子。但唯独没有看到美对伊朗开过一枪一炮,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美一向也是欺软怕硬,之所以能发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是因为当时这两国的实力非常弱。而美在2003年的时候就已经发动了数字化的改造工作。据悉美这一工作从上个世纪就是年代就已经开始进行了。

而随着解体也意味着美国彻底坐上了世界霸主的宝座,可以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美的整体实力也达到了一个巅峰时期,放眼全球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与其匹敌。再加上美发动了三场关键性战役,阿富汗伊拉克以及科索沃,这三场战役是极具战略意义的。

伊朗在2001年的时候整体的实力也是非常强大的,远远不是伊拉克能与之相比的,因为伊朗不论是在国土面积上还是人口数量以及经济收入上都要远超伊拉克。即使是阿富汗和伊拉克联手都没有伊朗实力强,所以当时美想要和伊朗发生冲突就必须考虑如何才能取得胜利。再加上伊朗当时守护霍尔木兹海峡,一旦开战就能切断全球能源要道,所以美国不得不慎重考虑一下,不敢轻易向伊朗开火。

当时美由于连续进行了三场战役,战争带来的消耗也是巨大的,当时结束了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的时候,美已经是疲惫不堪这个时候已经不适合再次发动战争,美只能选择休养生息。在没有足够把握的情况之下,是断然不会向伊朗刚发动打击的。

伊拉克战争

伊拉克战争

初期:战争伊始,美英联军于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时间)对伊拉克发动了代号为“斩首”和“震慑”的大规模空袭和地面攻势。开战后,布什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打响推翻萨达姆政权的战争,强调战争将“迅速而迅速”。这一阶段,美英联军先后向巴格达、巴士拉、纳杰夫、摩苏尔、基尔库克、乌姆卡斯尔等十多个城市和港口投掷了2000多枚各型精确制导炸弹。 500枚巡航导弹。与此同时,萨达姆还向全国发表讲话,呼吁伊拉克人民抵抗美国的侵略,打败美英联军。

相持阶段:战事相持期间,由于补给线过长和伊拉克的抵抗,美英联军“速胜”的目标未能实现,地面进攻一度受阻。伊拉克军队在伊拉克中部的卡尔巴拉、希拉、印地亚等地与美英联军激战。与此同时,每天都有数百名伊拉克人从约旦等国返回伊拉克,加入到对抗美英联军的行列中。

转折阶段:战局转折之际,美英联军依托制空权和机械化部队,分批发动强大攻势,先后攻占巴士拉等伊拉克南部重要城市和战略要地,对伊南部形成包围圈。巴格达,从而使战争势不可挡。 2003年4月8日,美军从南北两面挺进巴格达,攻占了巴格达东南部的拉希德军用机场。美国坦克开进巴格达并占领了萨达姆城。

面对美军长征进驻巴格达和提克里特,伊拉克领导人号召军民向美英联军发起“同归于尽”的进攻。在劝说百姓与敌人同归于尽后,他自己和几个亲信为了活命躲了起来。

收尾阶段:战争结束后,美军于2003年4月15日宣布,伊拉克战争的主要军事行动已经结束,联军“已经控制了伊拉克全境”。据美国官方公布,伊拉克战争中美军阵亡人数为262人,其中阵亡139人,意外阵亡123人。 33名英国士兵阵亡。这场战争使美国损失了230 亿美元。 2003年3月,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迄今为止,已有4869名美军士兵阵亡,4403名美军士兵意外身亡。

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在2011年12月31日之前撤出所有驻伊美军,正式结束了持续近9年的伊拉克战争。2010年8月,在撤出作战部队的同时,奥巴马宣布伊拉克战争结束,但仍有约5.6万美军留在伊拉克。据五角大楼统计,现阶段驻伊美军人数已减至3.9万人。如果全部撤走,将需要处理数以百万计的武器装备。

战争结束,总裁致辞:2011 年12 月14 日,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在北卡罗来纳州布拉格堡的一次演讲中宣布伊拉克战争正式结束。奥巴马表示,伊拉克战争即将成为历史。伊拉克战争的结束结束了“美军历史上最不平凡的篇章之一”。

他表示,结束一场持续了这么久的战争具有深远的意义。面对美军的存在,奥巴马连续四次说“欢迎回家”。在持续9年多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军阵亡9000余人,受伤5.6万人。一向反对伊拉克战争的奥巴马表示,伊拉克战争在美国引起了很大争议,“结束战争比开战更难”。因为一开始需要的是“想要”达到什么——比如美国,我们认为它发动伊拉克战争就是为了让萨达姆为9.11事件付出代价;结尾需要的是真正“达到”开头的目标,既有当初自己想的,也有期间外加给你的——也是美国想结束这场战争,但萨达姆政权还在,只会增加分裂主义;经济、社会福利等等,这也是美国先受伊拉克欢迎,后受伊拉克厌恶的原因。 —— 寄予厚望但未能实现。

降旗仪式:2011年12月15日,驻伊美军在巴格达附近军事基地举行降旗仪式,标志着长达9年的美伊战争正式结束。美国国防部长莱昂帕内塔、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丁登普西、美国驻伊拉克司令奥斯汀、美国驻伊拉克大使等美军和外交官员出席了降旗仪式。帕内塔表示,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的贡献是值得的。他对他的部队说:“你们将带着极大的自豪离开……你们的牺牲帮助伊拉克人民开启了历史的新篇章。”但许多伊拉克人显然有不同的看法。一位接受美联社采访的伊拉克人说,“美国人留下的是一个被他摧毁的国家。美国人没有离开现代化的学校或大工厂。相反,他留下了成千上万的孤儿寡母”

据统计,从2003年开始,持续近9年的伊拉克战争导致超过10万伊拉克人死亡。它也伤害了美国的许多家庭。据美联社统计,伊拉克战争导致美军阵亡4491人,美军受伤32753人。虽然15日的降旗仪式标志着伊拉克战争结束,但截至当天仍有4000名美军驻扎在伊拉克。按照美伊协议,这些美军要在12月31日之前全部撤走,不过美国官方希望能早一点撤走,在美国,说不定还能赶上和家人一起过圣诞节。

据外媒报道,数百名伊拉克人14日聚集在西部城市费卢杰的中心广场,庆祝美军撤离伊拉克。许多人打出反美标语,有人焚烧美国和以色列国旗,甚至有人高举反美武装领袖画像,以示“抗战胜利”。美国共和党人批评过早撤军会使美国和伊朗取得的进展面临更大的风险。帕内塔还在当天的仪式上警告说:伊拉克将在未来的日子里经受住恐怖主义、分裂主义、经济和社会问题以及民主要求的考验。但他也强调,美国将支持伊拉克人民应对这些挑战,建设一个更强大、更繁荣的国家。

伊朗和伊拉克为什么发生战争?伊拉克是怎样组建的共和国卫队?

两伊战争,又称第一次波斯湾战争,是发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战争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直至1988年8月20日结束。两国相邻,共同边界绵延1200千米,长约100公千米的阿拉伯河是两国南部的自然边界。长期来两国存在着边界争端,经常发生武装冲突。另外,宗教也是两伊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两国虽然同属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但是,伊朗90%的居民信仰的是伊斯兰教的什叶派,而伊拉克60%的居民也是伊斯兰教的什叶派。长期以来,两伊存在领土纠纷、民族和教派矛盾。伊朗和伊拉克都想称雄海湾地区,因此双方关系一直紧张,小的边界冲突不断。1971年初,双方发生边境冲突。1975年,在阿尔及利亚总统布迈丁的斡旋下,伊朗和伊拉克签订了《国界和睦邻条约》(即《阿尔及尔协定》),规定的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线为界,伊朗同意将克尔曼沙赫省的约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划给伊拉克。两国矛盾有所缓和,但未真正解决。伊朗一直未履行上述承诺。[1] 1978年,伊朗发生内乱,伊拉克支持伊朗国王巴列维,并将侨居在伊拉克的霍梅尼驱逐出境。1979年2月,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巴列维王朝被推翻;霍梅尼上台执政,伊朗政府强调要向所有伊斯兰国家“输出原教旨主义的伊斯兰革命”,公开号召占伊拉克人口60%的什叶派“进行伊斯兰革命”,推翻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建立“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则支持伊朗境内少数民族如库尔德族的民族自决要求,两伊关系急剧恶化。1980年初,伊拉克宣称要废除边界协定,双方边境冲突逐步升级。1980年9月下旬,伊拉克趁伊朗在霍梅尼上台后政局动荡,经济恶化,军心不稳,伊(伊朗)美断交的时机,对伊朗发动了旨在收复失地、打击霍梅尼输出革命、争夺海湾霸权的战争。 萨达姆·侯赛因试图完全控制位于波斯湾西北部的阿拉伯河,该水道是两个国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国为萨达姆·侯赛因提供武装并支持其向这一有争议的地区发动进攻,试图以此遏制刚刚通过革命上台并强烈反美的伊朗政权。而在1975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国王巴列维对当时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发动进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国家还担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产生的武装政权向周边地区扩散。 导致两伊战争的另一因素是两国领导人的野心。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试图将他领导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推广到整个中东地区。不过由于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这方面的尝试还十分有限。 对萨达姆而言,他掌权时间不长,正试图使伊拉克获得地区霸权地位。对伊朗战争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为海湾地区的霸主并控制石油贸易。军队内部清洗和美制装备零件严重缺乏都很大地影响了伊朗曾经强大的军力。另外,阿拉伯河地区的伊朗防御也很薄弱。随着政治、宗教的矛盾激化和边界武装冲突的加剧,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对当时伊拉克外长阿齐兹的刺杀企图为借口,抓住机会发动进攻,至此两伊战争就全面爆发了。自从战争爆发后,引起了世界人民特别是阿拉伯国家的密切关注。 编辑本段发展历史共和国卫队成立于伊拉克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执政后的1968年,其主要任务是保卫总统及高级领导人的安全。两伊战争前,这支部队仅有1个师的编制,下辖3个旅。1986年初发展为7个旅,两年后改编成6个师28个旅。卫队的主要装备有500多辆T-72坦克、BMP装甲战车、法制自行榴弹炮和GHN-45牵引式榴弹炮,以及苏制地对空导弹、高射炮和武装直升机等。 卫队的成员大多来自萨达姆总统的家乡提克里特,属于伊斯兰教逊尼派,绝大多数是复兴社会党党员,年龄都在30岁以下。卫队司令是萨达姆的次子库赛。 这支部队在两伊战争中经常赴前线执行紧急使命,并在保卫巴士拉等重大战役中屡建战功。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后,伊军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狂轰滥炸,元气大伤,卫队也遭受重大损失。海湾战争后,伊拉克遭受长期的制裁和武器禁运,军队装备无法更新,但卫队的装备与其他部队相比尚属精良,目前仍是保卫萨达姆等高级领导人及巴格达安全的主要力量。 编辑本段部队构成共和国卫队是伊拉克军队中最精锐的王牌部队,总兵力约14万人。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编制装甲师2个,即汉谟拉比装甲师和麦地那装甲师;机械化步兵师5个,即塔瓦卡尔那师、尼布查德尼扎尔师、阿德南师、巴格达师和总统警卫师;另编制1个补给师。共和国卫队的司令官先由伊拉克三军总参谋长尼扎尔·哈兹拉吉担任。这支部队驻防在以底格里斯河的总统府为中心的巴格达城内。后由萨达姆的儿子担任共和国卫队的司令官。 在共和国特别卫队内部,根据职能不同可分成安全部队、机动防护部队、特种部队和快速反应部队四大部分。根据在保卫萨达姆时离萨达姆的距离的远近又可以分成一线、二线和三线防卫部队。一线部队由萨达姆最信任的人组成,他们的保卫任务由萨达姆阿拉伯突击队(伊拉克的准军事部队)的首领穆萨希姆·萨阿卜·阿·侯赛因少将负责。在通常情况下,建筑物外围的安全防护工作由共和国特别卫队负责。特别安全局负责内部保卫工作。但也有少量极受信任的共和国特别卫队人员被允许进入总统府邸内部或萨达姆出行时担任贴身保镖,这些人都是从共和国特别卫队第1旅第1营中挑选出来的。 该卫队的官兵大部分来自萨达姆总统的老家提克里特县,全部都是逊尼派教徒和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的党员,许多骨干成员是萨达姆总统的亲信或亲戚。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官兵的待遇比正规军高,他们享有特殊奖金和政府补贴的住房。 编辑本段部队瓦解美国在二次开战前,大量地贿赂、收买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的所有重要将领,包括巴格达的卫戍司令。使得早已人心涣散的伊拉克号称30万人的军队,瞬间土崩瓦解。因此美军可以说是兵不血刃的占领了伊拉克。并且共和国卫队的战斗力本来就有吹嘘的成分,伊拉克经历了8年的两伊战争,又经历了第一次海湾战争的打击,实力已经远不如前,根本没有所谓的30万精锐部队,美国实际上只用了一个营的先头部队就控制了巴格达。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可供参考。这种说法认为:在美国靠近首都巴格达以后,萨达姆宣布解散共和国卫队,采用“化整为零”的打算,把部队分散到平民间,这样以来一可以保证部队的战斗力,二可以与美国长期做斗争方便东山在起。因此美国在进入巴格达以后并没有遇到什么抵抗活动,但是在布什宣布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不断遭到散落的共和国卫队的攻击。但是这种说法不被大多数人。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伊朗伊拉克,伊朗伊拉克战争时间》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iqiubifen.com,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