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北京残奥会苏桦伟』2008北京残奥会
今天体育问答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2008北京残奥会,以下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 1、苏桦伟200米多少
- 2、苏桦伟运动员退役后干嘛
- 3、香港残奥会冠军苏桦伟现状
- 4、他斩获6枚金牌,在刘德华公司当员工,苏炳添称他为“苏神”
- 5、被忽视的残奥会,刘德华默默支持了30年,刘德华为支持残奥会做过什么?
本文目录导航:
苏桦伟200米多少

优质回答苏桦伟200米的最佳成绩是:24秒65。
2008年北京残奥会,男子100米(T36级)。在国家体育场举行的男子200米-T36的决赛中,苏桦伟以24秒65的夺得金牌,同时也打破了该项目残奥会的世界纪录。
苏桦伟介绍:
苏桦伟1981年出生,香港人,香港残疾人田径运动员,第4届残奥会、获得6块奥运金牌的香港神奇小子苏桦伟是男子100米和200米跑T36级残疾人世界纪录保持者,以苏桦伟为原型的电影《12秒58》放映后获得好评,令观众非常感动。
苏桦伟运动员退役后干嘛
优质回答退役后,苏桦伟于香港残疾人奥委会暨伤残人士体育协会秘书处担任行政助理。
国际奥委会在《奥林匹克宪章》的“奥林匹克主义的原则”中指出: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
举办残疾人运动会和残疾人参加运动会更能让残疾人体会和意识到,正常人可以做事,他们也能做。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残疾人都与健全人有同样的权利和机会,在不同的生活和工作领域,也能活得精彩和做出成果,创造价值。
人物经历
苏桦伟自小便因溶血性黄疸病,天生患有肌肉痉挛症和弱听,导致说话发音不清。出生时,医生就劝苏妈,“别抢救了,你还有机会生多一个。”万幸,苏妈咬紧牙关,坚持将孩子从死神手中抢回来。
“我很喜欢跑步时风吹过脸颊的感觉。”因为肌肉不协调,四肢力量不足,4岁那年,苏桦伟才迈出第一步,即便如此,也无法掩盖他极强的运动天赋。
一次偶然的机会,苏桦伟接触到了田径,幸得教练潘健侣,他经过刻苦的训练入选香港田径队,还登上了残奥会赛场。1996年,苏桦伟便在亚特兰大残奥会助港队在4*100米接力赛夺得金牌,那年他不过15岁。
“从来没有给自己跑步期限,想跑就一直跑吧。我觉得这个田径场太神奇,神奇在,将我这个什么都不懂的小朋友,变成一位名人,我想,在这里学到的体育精神,走到哪里都终身受用。”苏桦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说道。
在苏桦伟21年的运动生涯中,他五度打破世界纪录,夺得26面国际赛事金牌,当中包括6次奥运冠军、7次世锦赛冠军。值得一提的是,苏桦伟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上创造的男子T36级200米径赛跑残疾人士世界纪录,至今仍未被打破。
香港残奥会冠军苏桦伟现状
优质回答香港残奥会冠军苏桦伟的现状挺不错的,生活无忧。
苏桦伟是残奥六金得主,在他过去二十多年的运动生涯中,五度打破世界纪录,夺得26面国际赛事金牌,当中包括6次奥运冠军、7次世锦赛冠军。2016年,苏桦伟正式退役,结束长达21年的竞技生涯。退役后,他于香港残疾人奥委会暨伤残人士体育协会秘书处担任行政助理,生活无忧。
苏桦伟的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苏桦伟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但在他很小的时候却被诊断出身有残疾。然而,这一切并没有阻止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运动的执着。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他的母亲一直鼓励他勇敢面对困难,努力克服自己的缺陷。经过多年的努力,苏桦伟终于在1996年的亚特兰大残奥会上崭露头角。
苏桦伟的历史战绩
1、1996年亚特兰大残奥会,男子4x100米接力(T35-38级)金牌。
2、1998年英国伯明翰残疾人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4x100米接力(T35-38级)、男子100米(T36级)、男子200米(T36级)3枚金牌。
3、2000年悉尼残奥会,男子T36级100米、200米、400米跑3枚金牌男子4x100米接力(T35-38级)铜牌。
4、2004年雅典残奥会,男子100米(T36级)金牌。
5、2007年日本残疾人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00米(T36级)、男子200米(T36级)金牌。
6、2008年北京残奥会,男子100米(T36级)金牌。在国家体育场举行的男子200米-T36的决赛中,苏桦伟以24秒65的夺得金牌,同时也打破了该项目残奥会的世界纪录。
他斩获6枚金牌,在刘德华公司当员工,苏炳添称他为“苏神”
优质回答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上,以9.83秒的优异成绩,刷新了亚洲纪录。
如此优异的成绩,让无数网友都为之沸腾。
他被外界称为“苏神”。
面对这个称号,苏炳添表示,在自己的心中,还有另一位“苏神”。
那就是身患残疾的苏桦伟。
苏桦伟是中国香港的田径运动员。
而这一位运动员,不仅斩获6枚金牌,
还打破了两项残疾人世界纪录,至今无人超越。
这位“苏神”的人生经历,十分传奇,
还有人将他的故事拍成电影《妈妈的神奇小子》。
苏桦伟出生于1981年的香港。
父亲是一位油漆工,母亲在家照看孩子,是没有任何收入的家庭主妇。
苏桦伟的家庭并不富裕。
除了苏桦伟以外,他们还给苏桦伟生了一个弟弟。
在苏桦伟刚出生没多久时,他就患上了血溶性黄疸病。
因为这个病症,后续又引发了脑痉挛、肌肉痉挛症。
肌肉痉挛症,这就代表着苏桦伟的平衡性会很差。
他很有可能走不成路。
这让苏桦伟的父母万分悲痛。
谁能想到心心念念盼来的孩子,这么小就患上病症。
就连医生看了苏桦伟,也是直摇头。
好运并没有眷顾苏桦伟,后续又引发了弱听。
这意味着,苏桦伟要一直佩戴助听器。
而助听器的费用,让苏桦伟的父母望而却步。
本来就称不上富裕的家庭,为了给苏桦伟看病,
这下更是难以维持日常开支,哪里还能买得起助听器呢?
面对如此困境,苏桦伟的母亲只能走出家门,重新开始工作。
苏桦伟的父母不放心他一人在家,
于是,他的母亲只能带着他一起上班工作。
苏妈妈在饭店、工厂等地方,努力奔波着挣钱。
但她与丈夫挣来的钱,大部分都用来交房租、维持生计。
剩下来的钱,根本不够给苏桦伟看病。
于是,他们更努力地开始打拼赚钱。
带着儿子一同上班的苏妈妈,遭受了无数人的冷眼和恶意。
面对他们的遭遇,外人并不觉得惋惜,反而开起了玩笑。
而带着孩子的苏妈妈,也遭到了老板的刁难。
老板哪里会喜欢因为孩子,耽误工作的员工呢?
老板对着照顾儿子的苏妈妈出言不逊,
也让苏妈妈遭受了无数委屈。
生活如此艰难,但苏妈妈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孩子。
什么肌肉痉挛症?
她并不在意,始终陪伴着儿子。
有时,苏妈妈看着不能行走、听力有障碍的儿子,感到心痛不已。
她忍不住想,以后儿子该如何生活呢?
他们并没有优渥的条件,也无法保证未来儿子的生活条件。
于是,苏妈妈狠狠心,咬咬牙,强逼着他练习站立、走路。
苏妈妈在工作的闲暇时间,把背在背上的苏桦伟放下来。
她想让儿子从爬行开始学起,逐渐锻炼四肢。
不仅忍痛让儿子爬行,苏妈妈还用棍子抽打督促他。
苏桦伟哭闹不止,但苏妈妈不为所动,执意让他自己锻炼。
这一举动,让外人都开始斥责苏妈妈。
毕竟对于肌肉痉挛症的患者来说,
行走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有奇迹发生。
这和虐待苏桦伟有什么区别呢?
面对外人的言论,苏妈妈不为所动,始终坚持自己的想法,逼着苏桦伟锻炼。
因为没有足够的钱,给苏桦伟治疗。
所以苏妈妈只能用自己的方法,来尝试着教导孩子。
她强逼苏桦伟锻炼的背后,却是拳拳爱子之心。
四岁的孩子,一般都会走会跑。
但苏桦伟因为病症,到了四岁还是不会动弹。
别说走路了,就连站立都无法做到。
但在苏妈妈的棍棒教育下,苏桦伟有了改变。
这也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苏桦伟在母亲的陪伴下,竟然创造出了奇迹。
苏桦伟学会了走路。
当然,他的脚步并不停留于此。
苏桦伟开始学着扎马步、踩砖头……
为了让自己更好地行走,苏桦伟还试着爬楼梯。
通过日复一日的努力,苏桦伟越站越稳。
走起路来,也有模有样。
这也让苏桦伟的父母欣慰无比。
尽管家境贫寒,但他的父母还是想让苏桦伟接受教育。
于是在他能够独立行走后,父母决定将他送到香港特殊学校。
在学校里,苏桦伟认识了更多的人。
在 体育 课上,苏桦伟开始努力锻炼自己。
他在操场上挥洒汗水,奔跑着。
先是从短跑开始,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量。
这也让老师和同学惊叹不已。
毕竟,哪里能想到,肌肉痉挛症患者竟然能跑得这么快呢?
在经过长期的锻炼后,苏桦伟展现出了令人惊讶的运动天赋。
这也让苏桦伟的父母激动不已。
慢慢来,总会有希望的。
苏桦伟开始不满足于锻炼,开始尝试着参加小规模的比赛。
在1994年,他参加学校的运动会。
在接力赛中,他被班上的同学寄予厚望,担任最后一棒。
果然,他没有辜负同学们的期待,在落后30米的情况下,
仍然一鼓作气超越了竞争对手,夺得第一名。
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共同庆祝这获得荣誉的一刻。
当时谁也没想到,正是苏桦伟的惊艳一跑,
彻底改变了他的一生。
苏桦伟的表现,被一位名为潘健侣的教练看在眼里。
这位教练可不简单,他是香港伤残人士 体育 协会的。
他来到香港特殊学校,是想挖掘参加残奥会的潜力股。
在运动会上,潘健侣被苏桦伟的表现吸引了注意。
苏桦伟也不过13岁,就能展现出如此天赋,着实让潘健侣惊叹不已。
在潘健侣眼中,年龄尚小的苏桦伟,不仅潜力大,而且还有着很强的爆发力。
是当之无愧的种子选手。
潘健侣不想错过好苗子,于是当机立断去找苏桦伟和他的家人。
他想邀请苏桦伟加入香港残奥会特训队。
潘教练将自己的来意,告诉苏桦伟的母亲。
他的妈妈听后,十分高兴。
那可是残奥会啊!
儿子竟然能有机会参加国际赛事!
曾经的苏桦伟,连站立都很难做到,现如今竟然能有机会参加比赛。
苏妈妈在询问过苏桦伟后,顺着儿子的心意,答应了潘教练。
在加入特训队后,苏桦伟面对的,是远超以往的训练内容。
这也让他一时之间难以适应。
毕竟,他虽然能走、能跑,但不代表肌肉痉挛症已经痊愈。
在提起这段艰辛历程时,苏妈妈表示: 刚开始时,真的很辛苦。有几次,他都赖在家里,说不练了,不过还是坚持了下来。他确实喜欢跑步。
病痛仍然折磨着苏桦伟,长期的跑、跳等训练,始终给予他许多痛苦。
但好在,苏桦伟凭借坚强的意志,克服了疼痛。
在潘教练的鼓励和训练下,苏桦伟获得了更多的机会,来展现自己。
苏桦伟开始代表中国香港田径队,参加残奥会。
好在,苏桦伟的努力没有白费。
在1996年的亚特兰大残奥会上,
他和队友们合作,共同斩获4*100米接力赛的金牌。
这一年,苏桦伟才15岁。
获得如此殊荣,也让他和他的父母激动不已。
这块金牌,对苏桦伟来说,意义重大。
曾经的他,因为病症,饱受折磨。
好在苏桦伟熬了过来,凭借多年的努力,斩获了荣誉。
这块金牌,并不是终点,而是苏桦伟的起点。
凭借这次残奥会的出色表现,他也获得了更多的机会。
他接着参加2000年的悉尼残奥会,
赢得男子T36级100米、200米、400米跑3枚金牌。
在四年后的雅典残奥会上,他也发挥稳定,夺得男子100米(T36级)金牌。
到了2008年的北京残奥会,他突破自我,
在200米(T36级)决赛中,跑出了24秒65的惊人成绩,一举斩获金牌。
如此优异的成绩,也打破了他之前创下的世界纪录。
如此坚韧的灵魂,如此优异的成绩,
不愧是苏炳添赞叹的“苏神”。
苏桦伟四次参加残奥会,斩获6枚金牌。
他克服身体的病症和疼痛,站在田径场上,
获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
从最初站不起来的小孩,一路奔跑,跑出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苏桦伟一次又一次的突破自我,获得耀眼的成就。
但他获得的金牌,并没有改善他和家人的生活。
苏桦伟的生活,远比常人想象的要艰难。
同样是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
在苏桦伟成绩最好的那一年,他斩获了三枚金牌一枚铜牌。
如此优异的成绩,也不过只拿到了不到20万元的奖金。
苏桦伟就连最基础的训练服,都需要自行购买。
以苏桦伟为原型的电影中,父亲生病,
母亲为了维持家庭的开销,只能打了四份工。
甚至一度沦落到,要出售奖牌的地步。
现实生活中,苏桦伟也同样窘迫。
等步入 社会 ,也没有公司愿意录用苏桦伟。
就算是得了冠军,他也没有足够的钱用来治病。
在长期的训练中,也一直饱受病痛的折磨。
这一点,着实是令人难以相信。
就连参演电影,饰演苏桦伟母亲的吴君如,也没有想到。
她曾经问苏桦伟的母亲,问有没有带儿子看医生。
苏桦伟的母亲表示,他们家没有钱用来看医生,也没有拿津贴。
但好在,苏桦伟遇到了许多愿意帮助他的人。
著名巨星刘德华,为了减轻苏桦伟家中的负担,邀请他到自己的公司里担任文员。
工作并不繁琐,工作时间也不固定。
为了能够让苏桦伟更好的训练,刘德华还说,他一星期只需要上三天班。
工资也是照发不误。
刘德华用自己的方式了苏桦伟。
既能为苏桦伟解决燃眉之急,又照顾了对方的自尊心。
毕竟,文员的工作并不难,这也是苏桦伟凭借自己努力,能够办到的事情。
对此,苏桦伟也十分感念刘德华的帮助。
刘德华和苏桦伟认识多年,关系不错。
就连苏桦伟参加比赛时,刘德华也会坐在台下。
在苏桦伟夺得铜牌后,刘德华会第一时间冲上去拥抱、安慰对方。
因为他知道,对于苏桦伟来说,这一路走来太难了。
如果不是苏桦伟,有着令人惊叹的毅力,根本走不到今天。
对于田径,苏桦伟曾说过:我很喜欢跑步时风吹过脸颊的感觉。
好在他的母亲,督促着,让他坚持了下来,创造了奇迹。
紧接着,苏桦伟又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在谈到那段难捱的岁月时,苏妈妈表示,自己也曾抱怨过,认为太不公平,
但等到儿子获得荣誉后,她就不再抱怨了。
在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但如果不是苏桦伟坚持了下来,哪里能看到这扇窗户呢?
苏桦伟早在2016年,就选择了退役。
他在香港残疾人士奥委会暨伤残人士 体育 协会担任行政助理。
因为成年累月的病痛,和无钱医治的腰上,已经不能再让他继续跑下去了。
但苏桦伟的生活,仍在继续。
许许多多的残疾人运动员,拼搏半生,最后却落下病症。
着实是令人感到惋惜。
在2006年,就有一部以他为原型和男主的电影《12秒58》在香港上映。
时隔十五年,东京残奥会开始之前,又有一部名为《妈妈的神奇小子》上映。
两部电影,都是以苏桦伟为原型。
电影中的主角,也鼓舞了无数迷茫的人。
他们最需要的,是平等的对待。
而不是居高临下的目光。
被忽视的残奥会,刘德华默默支持了30年,刘德华为支持残奥会做过什么?
优质回答在2000年的悉尼残奥会上,苏桦伟获得3金1银的好成绩,可所有奖金加起来不足20万,他那时连训练服都是自己掏钱买的,没有比赛的时候,更是零收入。幸运的是,苏桦伟遇到了贵人,他就是刘德华。为了不让苏桦伟的运动生涯被柴米油盐终结,刘德华特意安排他到歌迷会“华仔天地”担任文员,负责把图片上传到电脑,有重大比赛需要训练的时候,苏桦伟可以随时离开,工资一分不少。
在拥有了基本生活保障的前提下,苏桦伟得以安心训练。2008年,苏桦伟以24秒65的成绩成为北京残奥会200米T36级金牌获得者,却在100米比较中遗憾获得铜牌,当时第一个冲上去安慰他的,便是刘德华。
30年前,刘德华就开始关注残奥了
1992年7月西班牙巴塞罗那奥运会,刘德华帮TVB去巴塞罗那录制一个奥运会马拉松特别节目。这时他才得知奥运结束一个月左右,还有一个残奥会。他疑惑的是:“都是拿金牌,都是为国争光,大家关心奥运会,为什么没多少人关心残奥会?”
为此,他专门腾出时间,自掏腰包去看残奥比赛。他看的是男子4X100接力赛,可惜这场比赛中由于交接棒失误,香港队遗憾落败。回港后,刘德华还是给香港队运动员每人发了一块“奥运金牌”,他还鼓励大家:“什么叫超人?只要你对自己负责,你就是第一名。”
这也成为刘德华和残奥运动员之间的一个约定,从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开始,每次残奥队返港,他都会每人送一块自己订做的“奥运金牌”,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第一名,“金牌是真金的,当然金比较薄”。
不仅如此,刘德华还会每年拿出10万元左右资助香港残疾运动员
常常给他们一些精神鼓励,比如亲自演绎残疾运动员的故事。1995年,在TVB的公益宣传单元剧《香港情未了》中,他首次扮演残疾人,角色原型就是残疾剑击手张伟良。张伟良原本是一名消防员,参与救灾工作时遇上山泥倾泻,左腿因细菌感染而被迫切除。
好在张伟良很快接受现实,他告诉自己“有时有些事情发生了,你根本没办法选择”,张伟良相信自己很快就可以“站”起来。很快,他遇到了轮椅剑击运动,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新方向。1996年亚特兰大残奥运会,他代表香港取得四面金牌,创下香港纪录。
他曾说过,自己在低谷时期,家人的关怀比什么都重要。所以在这个短片中,特意加入了对他无比支持的张太太的角色,以及对他有知遇之恩的教练角色,饰演者分别是蔡少芬和王敏德。对这个群体了解越深,刘德华对他们越有发自内心的敬佩。
刘德华是许多人心中的“偶像”
而他心中也有自己的英雄,其中一位就是在2004年雅典残奥会上,获得了四枚游泳项目金牌的“无臂飞鱼”何军权。刘德华和何军权相识于2004年的雅典残奥会,两人曾相约四年后要在水立方看五星红旗升起。2008年残奥会,刘德华如约出现在水立方观众席上,从何军权入水那一刻开始,刘德华就一直不停鼓掌,冲刺阶段还叫了出来。虽然何军权最后没有拿下这面金牌,但刘德华依然被他的精神感动着。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最红的明星们都扎堆在《北京欢迎你》中献唱,刘德华却自己出资150万,为残奥会制作了单曲《Everyone Is NO.1》,他还担任了残奥会的爱心大使。在《Everyone Is NO.1》这首MV里,刘德华扮演的是一个因跑步而获奖无数,却在车祸中失去一条腿的运动员,后来他装上义肢,站起来重新开始“跑步人生”。
在拍摄的过程中,刘德华每日要把左脚屈曲,用绷带扎实近7小时才可以。因为血液不流通和长期屈起,刘德华不但左脚麻痹,更试过抽筋,痛苦的大叫停机。在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他和韩红一起演唱了主题曲《和梦一起飞》。
2010年,刘德华当选为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会长,当时这个提案通过的时候还引起了不小争议,大家都认为这个理事长很像一个摆设,明星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任职。而基金会的秘书长却对刘德华非常认可,表示每一次活动刘德华都是有求必应,有请必来,而且每场活动都表现出了非常大的爱心与责任感。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2008北京残奥会苏桦伟』2008北京残奥会》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iqiubifen.com,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uiqiubifen.com/wenda/24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