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次仁珠穆拉玛峰
今天体育问答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扎西甲珠穆拉玛,以下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 1、我国有哪些登珠穆朗玛峰到顶的
- 2、珠穆朗玛峰的传说
- 3、听说这次奥运的圣火会传递到珠穆朗玛峰上,是真的吗,火焰如何在缺氧的高原上燃烧
- 4、中国登珠穆拉马峰的人的简介?
- 5、珠穆玛拉峰的珠穆朗玛峰简介
本文目录导航:
我国有哪些登珠穆朗玛峰到顶的

优质回答1960年5月25日4时20分,中国登山队王富州、贡布、屈银华三人首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顶,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地球最高处。珠峰北坡气候极为恶劣,自然条件非常复杂。
1975年9月27日下午2时30分,中国登山队女队员潘多和8名男队员索南罗布、罗则、候生福、桑珠、大平措、贡嘎巴桑、次仁多吉、阿布钦,再次从北坡登上珠峰。在世界登山史上,这是一次男女混合集体登上世界最高峰人数最多的世界新纪录。
1988年,中国、日本和尼泊尔三国登山家携手挑战珠峰,从南北两侧会师顶峰、双向跨越珠峰成功,中国的3名队员成功跨越珠峰,1人登顶,次仁多吉创造了在顶峰无氧停留99分钟的世界纪录。
2000年,中国第一个民间单人挑战珠峰的黑龙江勇士阎庚华于5月21日登顶,但不幸的是在下山途中遇难。
2003年,中韩联合登山队和2003中国珠峰登山队的14名中国队员分别在5月21日和22日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他们是小齐米、普布卓嘎(女)、仓木拉(女)、尼玛次仁、梁群(女)、陈俊池、阿旺、普布顿珠、扎西次仁、旺堆、加拉、罗申、王石和刘健。
珠穆朗玛峰的传说
优质回答位于西藏定日县正南方,喜马拉雅中段的中尼边境处。海拔8,848.1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在藏语里面,要论排行,是“第三”。“珠穆”是“女神”的意思,而“朗玛”则是“第三”。“珠穆朗玛峰”就是“第三女神”。
原来,“珠穆朗玛”这个名字是展转曲折得来的。珠峰原先的名字,来源于西藏广为流传的流传一则神话。神话说喜马拉雅山以珠峰为首的五座山峰,是五个姐妹,统称“长寿五仙女”。其中,祥寿仙女(藏语为“扎西次仁玛”)掌管人间的福寿;贞慧仙女(藏语为“米约罗桑玛”)掌管农田耕作;翠颜仙女(藏语为“婷格协桑玛”)掌管人间的“先知”神通;施仁仙女(藏语为“德迦卓桑玛”)掌管畜牧生产;冠咏仙女(藏语“觉班真桑玛”)掌管人间财宝。其中翠颜仙女是珠峰的主神,所以它曾被称为“翠妃雪峰”(藏语为“扛屯停杰姆”)。
人们对珠峰的认识始自宋代。据藏人蔡巴·贡噶多吉所著的以手抄本传世的藏文史籍史》记载,西藏佛教噶举派高僧米拉日巴,曾在珠穆朗玛峰一带山中修行9年。那时尚无珠穆朗玛峰之称,《红史》称该地区为“拉齐”,称这一地区的雪山为“拉齐扛”,故译为“拉齐雪山”。
《莲花遗教》是于公元1258年从地下出土有关莲花生的传记。该传记在记载珠穆朗玛峰地区时,仍然继续以“拉齐”称之。
十五世纪,噶举派僧人桑吉坚赞所集录的文学著作《米拉日巴道歌集》,对珠峰地区记载尤其具体、形象,称珠穆朗玛峰所在地为“顶多雪”。认为这个雪山连绵之地,是“在西藏和尼泊尔交界处的最为罕见和稀有的地区”,是“浑然天成的财宝之地”。其冰川雪峰之多,就好似“被水晶围墙所环绕一样”。对“顶多雪”地区包括珠峰在内的五座山峰,《道歌集》中都有详细记述,并且生动地描绘道:“直入天空的三角形雪山巍峨高耸,她那象鹏鸟的头部,装饰着水晶饰物,这些水晶饰物闪耀着日月般的熠熠光辉;她的上方飘浮着洁白的流云,她的头部还在云中轻轻飘动;她的下方则镶着五色斑斓的彩虹;其中部的山崖岩石摇曳着碧玉般的眉毛;在她的脚下,则遮盖着雾气烟云。”不但如此,《道歌集》对“长寿仙女五姐妹”的排列次序也作了记载。
公元1708年7月4日至公元1717年元旦,清康熙皇帝决定大规模地开展全国性测量工作,以便绘制地图。对于西藏,是根据多种确切的资料编绘,并由康熙皇帝直接派遣几名受过训练、懂得数学知识的鞑靼人测量了全程距离的。
公元1717年,中国测量人员在珠穆朗玛峰地区测绘地图,正式发现了她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公元1721年,清朝政府编绘的《皇舆全览图》采用“朱姆朗马阿林”这个名字来命名珠峰,并精确地标出了其具体位置。“朱姆朗马阿林”是藏满语音的合译,“朱姆朗马”系藏语,“阿林”系满语,意为“山”,这是珠穆朗玛峰最早的汉译名称。
公元1748年,清朝政府出版的《乾隆内府舆图》中,将“朱姆朗马阿林”改为“珠穆朗玛阿林”。在藏语中,“珠穆”是女神的意思,“朗玛”是排行第三的意思,因此,“珠穆朗玛阿林”就是第三神女之峰的意思。其所以作这样的诠释,是根据《米拉日巴道歌集》关于珠峰位居五峰中央的记载。
到了清朝同治年间,《皇朝大清一统舆图》中,“珠穆朗玛阿林”又被标作“珠穆朗玛山”。
但是国外一些地图中,珠穆朗玛峰却被标名为“埃弗勒斯峰”。原来,在公元1852年,担任英国测绘局局长的埃弗勒斯,在未经清政府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对喜马拉雅山进行测绘。公元1855年,英国通过其所出版的地图,宣称他们“发现”了喜马拉雅山的最高峰,并以“埃弗勒斯”命名。
珠穆朗玛峰的名字从民间传说到正式命名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的。虽然中国人对珠峰的科学考察近代才较详尽,但是正式发现她是世界上最高峰还是比英国人早138年,中国人命名珠峰也比英国人早134年。
听说这次奥运的圣火会传递到珠穆朗玛峰上,是真的吗,火焰如何在缺氧的高原上燃烧
优质回答2008年5月8日北京时间9时17分,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顶。
年轻的藏族女火炬手次仁旺姆将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高高举起。
一团以“梦想”命名的火焰,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把人类的梦想变成现实。
此时,藏语意为“贞慧神女”的珠峰身披白雪,祥云环绕,沐浴在朝阳之中。她阅尽沧桑,却依然雄伟、圣洁而高贵。
历史将铭记这一刻:人类首次在地球距太阳最近的地方点燃奥运圣火。无论在奥林匹克运动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还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这都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时刻。
这一刻,珠峰顶上,健儿们在庆祝、拥抱,他们沙哑而激动的声音向世界传递圣火登上地球之巅的喜讯。
这一刻,珠峰大本营沸腾了,忘情的人们在拥抱、在欢呼:“成功啦!”
这一刻,神州大地沸腾了,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在奔走相告:圣火照珠峰,人类共欢庆!
这一刻,成为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热爱光明的人们共同的节日……
圣火飞扬,旗云漫卷。不朽的珠峰见证了奥运史上一次空前的壮举——
为了今天的成功,登山队员付出了常人难以想像的艰苦努力。
5月5日,已经在高海拔地区进行了一个多月适应性训练的数十名队员,从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出发,向顶峰挺进。在7000米左右,他们小心翼翼地通过了堆积万年冰雪、潜伏着无数冰崩和雪崩结构的“北坳”。在7400米至7500米之间,他们闯过了乱石累累的岩坡和著名的“大风口”。
1953年5月29日,人类首次登上珠峰。半个多世纪以来,珠峰成为检验人类智慧、勇气和体能的神圣考场。
2001年7月13日,中国向国际奥委会庄严承诺:永恒不息的奥运火炬将登上地球最高峰,从而达到一个新高度。
这是奥林匹克运动与登山运动的首次结合。这一大胆新奇的创意,深深地打动了国际奥委会委员。国际奥委会批准的北京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计划说,这是“对人类能力的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要达到勇气和耐力的新高峰”,它可以“传播和平与友谊的信息,并同全世界共享奥运的快乐和激情”。
圣火无言,雪山肃穆。珠峰顶上的浩荡长风宛如一曲岁月之歌——
5月6日,当登山队员们艰难行进时,变幻无常的珠峰上空猛烈的西南风冲击着主峰的岩壁,嘶啸着,翻滚着,形成一股强烈的旋风,带着暴雨一样的冰碴和雪粒,拍打着队员们的身躯。
随着高度上升,氧气更加稀薄,每移动一步,队员们的心脏就会剧烈地跳动,呼吸上气不接下气。
再大的风雪也阻挡不了肩负中国人民承诺和世界人民期盼的健儿们前进的脚步。5月7日,他们终于来到被称为“死亡地带”的8300米突击营地,从这里抬头仰望,不远处的顶峰圣洁而肃穆。
1960年,中国人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
“不畏艰险,勇攀高峰”,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由于这种精神,五千年来,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唯一历史文化没有断绝的古老文明。无论身处怎样的逆境,中国人民都不曾停下攀登的脚步。
中国百年奥运之路写满了艰辛。旧中国在奥运会上得到的不是荣誉,而是屈辱和嘲讽。然而,那些屡遭失败的先辈仍然为了祖国的荣誉,百折不挠,从不退缩,一次次地向顶峰发起冲击。
踏着他们的足迹,新中国一代又一代体育健儿顽强拼搏,终于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竞技大国,“东亚病夫”正转变为“东方巨人”。
百年奥运之路,也是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缩影。自1840年起,饱经忧患的中国,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披荆斩棘,锐意进取,苦寻救国救民的真理,走过了一个从低谷不懈登高的曲折历程。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恰如一团圣火,以希望之光点亮了东方。1949年金秋十月,饱经血与火洗礼的中国人民,终于登上了近代以来第一座高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征程上向新的高度挺进。新中国成立59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和国际竞争力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今天,我国正处在本世纪头20年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正在新的起点上扬帆远航。
圣火升腾,光耀世界。从珠峰发出的和平讯息传遍了地球每个角落——
5月8日1时30分,坚守在大本营的登山队总指挥李致新通过对讲机,向突击营地的队员们下达了登顶命令。19名队员整装齐备,点亮头灯,踏着黎明前的夜色向顶峰冲刺。
他们沿珠峰东北山脊行进,很快来到著名的“第二台阶”。这是一道城墙般光滑的岩壁,曾被外国探险家认为“不可逾越”。而1960年5月24日,中国登山队运用智慧和力量,终结了“第二台阶”不可逾越的神话。15年后,中国登山人又在这里架上了至今为国际登山界称道的“中国梯”。
7时20分,朝阳跃出东方,祥云中的珠峰一片金色霞光。顺利越过“第二台阶”天险的队员们,一步步向顶峰接近。
9时17分,大本营的对讲机里传来队员兴奋的呼叫声:“火炬已经登顶了!”
新华社在同一时刻向全世界播发了中英文快讯,在全球首发了特约记者扎西次仁从地球之巅拍摄的奥运圣火展示照片。奥运圣火在海拔8844.43米地球最高点闪耀的电视画面瞬间传遍整个世界。
这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特殊重要的时刻。作为奥林匹克精神的最高象征,奥运圣火以和平、团结、友谊、进步的普世价值观,照亮了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
请记住这些把圣火送上珠峰的英雄名字:尼玛次仁、王勇峰、次仁旺姆、吉吉、罗布占堆、罗申、达琼、李福庆、黄春贵、袁复栋、阿旺扎西、小扎西次仁、普布顿珠、次落、德庆欧珠、次旦久美、边巴顿珠、严冬冬、洛则。
作为英雄普罗米修斯窃自天国的神火,奥运圣火将光明、温暖与和平带给了人间。古希腊人在奥林匹亚圣坛上点燃火炬,将它传向战乱频仍的城邦。传递者高擎火炬,边跑边喊:“和平!停止战争!参加运动会!”
2800年过去了,人类经受了多少战争与劫难,度过了多少黑暗时代,然而,追求和平美好生活的希望从未放弃。19世纪末,当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顾拜旦倡议再次点燃奥运圣火时,得到了全世界的共鸣。人们希望圣火传递和平、正义的声音,驱逐暴力、邪恶的阴影。
在奥运圣火登顶珠峰之际,历史上路程最长的奥运火炬传递已跨越五大洲,回到中国。火炬所到之处,文化各异、语言不通的人们都感受到了奥运圣火所承载的信念:在纯洁的体育竞技中倡导宽容,扩大友谊,增进理解,推动互信,追求和谐。
“息战乱、止干戈”,是中国古代哲人和民众的崇高理想。“对外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对内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的政治宣言和中国人民的美好追求。
圣火在珠峰顶上燃烧,实现了中国向国际奥委会、向各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圣火在珠峰顶上燃烧,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坦诚之心。
圣火不灭,奥林匹克精神不朽,珠峰万古耸立——
这幅震撼人心的美丽画面,必将成为人类文明史上一座光辉的丰碑,激励不同地区、不同肤色的人们永葆激情和梦想,将构建和谐世界的伟大理想代代相传。
中国登珠穆拉马峰的人的简介?
优质回答在纪念人类首次登顶珠峰50周年之际,中韩联合登山队和2003中国珠峰登山队的14名中国队员分别在5月21日和22日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他们是小齐米、普布卓嘎(女)、仓木拉
(女)、尼玛次仁、梁群(女)、陈俊池、阿旺、普布顿珠、扎西次仁、旺堆、加拉、罗申、王石和刘健。
至此,在过去的43年中,中国健儿已经14次登临“地球之巅”,先后共有61人次把的足迹留在地球之巅。
珠穆朗玛在藏族神话中被认为是五位仙女中的第三女神。她是万山之尊。
1921年,英国人豪伍德·布里率领一支登山队,从中国境内开始了首次攀登珠峰的活动。在此后的数年里,英国人曾八度挑战,有十余人遇难,却没取得一次成功。
1960年5月25日,历经艰险的藏族队员贡布和汉族队友王富洲、屈银华把五星红旗插上了珠穆朗玛峰,创造了人类首次从北侧山脊登上地球之巅的伟大壮举。他们英雄的事迹给正与严重自然灾害抗争的全国各族人民带来了极大鼓舞。
从此,不断有更多的中国人登临珠峰峰顶。中国的进步和强大,使中国登山者逐渐成为世界珠峰登山运动中的主导力量之一。
1975年,中国第二支庞大的登山队进驻珠峰脚下,最后9名勇士再临峰颠,藏族女队员潘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从北侧登顶的女性。登山队同时把科学考察工作带到珠峰,完成了测定珠峰高度、高海拔地区人体技能测试等一系列科考活动,震惊了世界。
13年后,中国、日本和尼泊尔三国登山家携手挑战珠峰,从南北两侧会师顶峰、双向跨越珠峰成功,中国的3名队员成功跨越珠峰,1人登顶,次仁多吉创造了在顶峰无氧停留99分钟的世界纪录。
时过两年,中国、苏联和美国的登山者以和平的名义会聚珠峰,向世界展示了爱好和平的美好愿望。中国的7名藏族队员在这次登山中先后站到了顶峰上。
1993年,海峡两岸的6名登山运动员首次携手登上珠峰,在历史上写下了精彩的一页。吴锦雄成为第一位登顶珠峰的台湾同胞。
在之后的1996年和1997年,中国先后和斯洛伐克、巴基斯坦开展联合攀登活动,4名藏族队员登顶,其中次洛成为中国第一个登上珠峰的在校大学生,大齐米、开村成为两次登过珠峰的人。
1999年5月27日,西藏登山队10名藏族队员一次全员登上珠峰,并在8848·13米的顶峰采集到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圣火火种。这是一次充满智慧和奇想的壮举,是12亿中国人满怀信心走向新世纪的见证。桂桑成为世界上首位两次从北坡登上珠峰的女性,仁那和吉吉成为中国第一对同时登上珠峰的夫妻。
中国人攀登珠峰的历史不仅仅是专业队员的专利,近年来不断有业余爱好者挑战珠峰。
2000年,中国第一个民间单人挑战珠峰的黑龙江勇士阎庚华于5月21日登顶,但不幸的是在下山途中遇难。两年后,又一名勇士王天汉终于单人挑战珠峰获得成功。43年间,在攀登珠峰的众多登山者中,多名勇士长眠于珠峰洁白的世界里,一些人留下了终身残疾。中国人攀登珠峰的历史,是一个前仆后继和不断取得胜利的可歌可泣的历史。(完)
珠穆玛拉峰的珠穆朗玛峰简介
优质回答它的北部在我国西藏自治区境内,南部在尼泊尔王国界内。位于北纬27度59分15秒,东经86度55分39秒。珠穆朗玛,为汉字译写的藏语名称。据藏文记载,珠穆朗玛峰,其全称应为“久穆拉缅扎西次仁玛”。意为吉祥长寿后妃神女。后来人们在称呼主峰时,简化为珠穆朗玛峰,已成为中外驰名的惯用名称。珠穆朗玛峰一名,早在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的《皇舆全览图》上,就标注有“朱母朗玛阿林”。朱母朗玛即珠穆朗玛的另一译写,阿林,系满语,为山的意思。以后在乾隆年间(公元1771年)的《乾隆内府舆图》中,将朱母朗玛阿林改写成“珠穆朗玛阿林”。珠穆朗玛一名始此。同治年间的《皇朝大清一统舆图》把珠穆朗玛阿林,译写成“珠穆朗玛山”。
至于过去称为埃弗勒斯峰或厄菲尔士峰或者额菲尔士峰,均以曾任印度测量局长的英国殖民主义者埃弗勒斯的名子而命名的,这是殖民主义者强加的名称。为维护国家的主权,我国政府于1952年正式恢复了珠穆朗玛峰的名称。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的主峰,海拔8848.13米,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高峰。 珠穆朗玛峰因为是世界最高峰,有奇特的自然景观和科学的奥秘,为世界登山家们所仰慕。攀登珠穆朗玛峰,一要克服高山严寒、缺氧和随时而来的暴风雪;二要战胜陡峭的岩坡、悬崖、冰川裂缝和雪崩。 1953年英国队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 1960年和1975年中国登山队两次登上珠穆朗玛峰顶峰,并进行了珠穆朗玛峰地区的科学考察。1975年公布了我国测绘工作者测量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的精确高度。1988年中国、日本、尼泊尔三国联合登山队又一次登顶成功。目前已有234位各国登山家,分别从南北两侧征服了世界第一高峰。自1980年珠穆朗玛峰对外开放以来,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方兴未艾,登山的勇士们正跃跃欲试,去征服地球之巅。
2005年10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全世界公布了最新的珠穆朗玛峰高程数据:8844.43米。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扎西次仁珠穆拉玛峰》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zuiqiubifen.com,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uiqiubifen.com/wenda/286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