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甲坪村
今天体育问答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广西甲坪村,以下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 1、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塔庄镇下辖村委会有哪些?
- 2、七甲坪镇的镇情概况
- 3、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曹溪街道下辖村委会有哪些?
- 4、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西芹镇下辖村委会有哪些?
- 5、福州闽清有多少镇多少村
- 6、福建最著名的古村落在哪里?
- 7、七甲坪镇山有多高
本文目录导航: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塔庄镇下辖村委会有哪些?

答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塔庄镇下辖村委会包括塔庄居委会、塔庄村委会、茶口村委会、上汾村委会、荷峰村委会、坂尾村委会、梅寮村委会、炉溪村委会、南_村委会、甲洋村委会、饭洋村委会、龙池村委会、溪东村委会、莲宅村委会、梅坪村委会、林洞村委会、高峰村委会、黎家村委会、斜洋村委会、下庄村委会、坪街村委会、玉台村委会、秀环村委会、坪洋村委会、秀洋村委会。
七甲坪镇的镇情概况
答七甲坪镇村庄分别为:楠木村、塔元村、黄花界村、寨溪村、铜古村、拖舟村、大岔坪村、梨树村、太平桥村、杨家湾村、雷家庄村、黄花湾村、金河村、三星村、高庙界村、竹尖界村、黄岩坝村、丛林坪村、马井村、蚕忙村、大田界村、垭头村、莲花村、毛塔村、刘家坪村、远水坪村、红岩咀村、谭坪村、柳杨村、叶家溪村等村委会
(注明:七甲坪镇是由洞溪乡、七甲坪乡、蚕忙乡、楠木乡合并组成为大镇。)
七甲坪镇原名七甲坪乡。2000年7月,改为七甲坪镇。2004年4月,沅陵县乡镇区划调整,原楠木乡、蚕忙乡与七甲坪镇合并,镇址设七甲坪,2005年4月,原洞溪乡并入七甲坪镇,同时,麻伊伏区委、区公所撤消,七甲坪镇不再辖其他乡镇,调整后的七甲坪镇辖43个村、2个居委会、54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3307人,人口出生率为1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4‰,年平均气温23℃,年平均降雨500毫升。总面积426.31平方公里,其中稻田面积41170亩、山林地面积37.11万亩,经济林面积5700亩,距县城127公里。七甲坪镇位于沅陵县东北部,东与五强溪镇相邻,南与清浪乡交界,北抵张家界、桃源,西连大合坪,是怀化、常德、张家界三市接壤地带的经济文化重镇。沅(沅陵)——五(五强溪)、沅(沅陵)——张(张家界)公路在此交汇,边贸经济活跃。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曹溪街道下辖村委会有哪些?
答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曹溪街道下辖村委会包括龙钢社区居委会、天马社区居委会、莲庄社区居委会、溪园社区居委会、樟柴树社区居委会、锦山社区居委会、乘风社区居委会、曹溪村委会、下寮村委会、水塘村委会、西洋村委会、坪尾村委会、月山村委会、浮蔡村委会、坑头村委会、王庄村委会、崎濑村委会、马坑村委会、石粉村委会、董邦村委会、东山村委会、中甲村委会、黄洋村委会、经杨村委会、黄坑村委会、科桃村委会。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西芹镇下辖村委会有哪些?
答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西芹镇下辖村委会包括西芹社区居委会、西芹社区村委会、兴华村委会、洪溪村委会、长建村委会、坑布村委会、西岩村委会、田_村委会、吉洋村委会、南洲村委会、留墩村委会、泗坑村委会、_兜村委会、珠地村委会、浆甲村委会、坑底村委会、中坪村委会、跃村村委会、塘下村委会、高坪村委会、峰坪村委会。
福州闽清有多少镇多少村
答闽清县位于福建省东部,福州市西北部,闽江下游。东邻闽侯县,西毗尤溪县,南接永泰县,北与古田县交界。地理坐标为北纬25°55′至26°33′,东经118°30′至119°01′ 乡镇简介梅城镇 面积9平方千米人口3.8万人(2004年)代码350124100 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距省城福州50千米。辖10个居委会、2个行政村:~001_梅城居委会、~002_城北居委会、~003_台山居委会、~004_溪口居委会、~005_南门居委会、~006_城西居委会、~007_桂园居委会、~008_西门街居委会、~009_洋桃居委会、~010_梅花新村、~201_城关村、~202_大路村。 梅溪镇 面积148平方千米人口2.12万人(2004年)代码350124101 位于闽清县城东部。辖1个社区、20个行政村:~001_梅溪社区、~201_上埔村、~202_榕院村、~203_钟石村、~204_榕星村、~205_北溪村、~206_樟洋村、~207_石郑村、~208_马洋村、~209_渡口村、~210_里寨村、~211_建兴村、~212_新民村、~213_梅埔村、~214_石湖村、~215_石榴洋村、~216_扶山村、~217_南泉村、~218_廷洋村、~219_塔峰村、~220_桥东村。 白樟镇 面积80.78平方千米人口1.73万人(2004年)代码350124102 位于闽清西南部,距闽清城关11千米。辖1个居委会、13个行政村:~001_白樟居委会、~201_白南村、~202_樟山村、~203_半山村、~204_溪南村、~205_云渡村、~206_下炉村、~207_白云村、~2208_前庄村、~209_小园村、~210_横坑村、~211_白洋村、~212_池埔村、~213_园头村。 金沙镇 面积156.7平方千米人口1.31万人(2004年)代码350124103 位于闽清县西部,距县城23千米,海拔150~850米之间。辖1个社区、18个行政村:~001_金沙社区、~201_鹤墩村、~202_鹤林村、~203_沃头村、~204_光辉村、~205_三太村、~206_广峰村、~207_前坑村、~208_溪头村、~209_下林村、~210_墘面村、~211_上演村、~212_东坑村、~213_云际村、~214_宝峰村、~215_城门村、~216_古洋村、~217_重坑村、~218_巫岭村。 白中镇 面积41.8平方千米人口1.8万人(2004年)代码350124104 位于闽清县的西南部,距县城21千米。辖13个行政村:~201_田中村、~202_珠中村、~203_白汀村、~204_前坂村、~205_攸太村、~206_黄石村、~207_梅坂村、~208_可梅村、~209_保林村、~210_普贤村、~211_继善村、~212_继新村、~213_霞溪村。 池园镇 代码350124105 辖1个居委会、19个行政村:~001_池园居委会、~201_池园村、~202_潘亭村、~203_东洋村、~204_叶洋村、~205_丽山村、~206_丽星村、~207_九斗村、~208_顶坑村、~209_福斗村、~210_井后村、~211_隔兜村、~212_宝山村、~213_店前村、~214_宝新村、~215_东前村、~216_陈厝垅村、~217_岭头村、~218_仁周村、~219_田地村。 坂东镇 面积61平方千米人口40687人(2004年)代码350124106 位于闽清县西南部,距县城25千米。辖1个居委会、27个行政村:~001_坂东居委会、~201_湖头村、~202_鹿角村、~203_朱厝村、~204_坂中村、~205_坂东村、~206_溪西村、~207_坜埔村、~208_旗峰村、~209_楼下村、~210_文定村、~211_下洋村、~212_杨坂村、~213_李坂村、~214_坂西村、~215_塘坂村、~216_新壶村、~217_林田村、~218_前埔村、~219_车墘村、~220_墘上村、~221_仁溪村、~222_洪安村、~223_贝兰村、~224_限头村、~225_仙下村、~226_秋峰村、~227_溪峰村。 塔庄镇 面积73.3平方千米人口24687人(2004年)代码350124107 位于闽清县南部,东与永太红星、盘谷交界,南与省璜镇接壤,北与坂东镇毗邻。辖1个居委会、24个行政村,64个自然村:~001_塔庄居委会、~201_塔庄村、~202_茶口村、~203_上汾村、~204_荷峰村、~205_坂尾村、~206_梅寮村、~207_炉溪村、~208_南墘村、~209_甲洋村、~210_饭洋村、~211_龙池村、~212_溪东村、~213_莲宅村、~214_梅坪村、~215_林洞村、~216_高峰村、~217_黎家村、~218_斜洋村、~219_下庄村、~220_坪街村、~221_玉台村、~222_秀环村、~223_坪洋村、~224_秀洋村。 省璜镇 面积116.7平方千米人口19302人(2004年)代码350124108 位于闽清县西南边陲,距县城43千米。辖1个居委会、26个行政村:~201_省璜村、~202_下坂村、~203_山边村、~204_建功村、~205_和平村、~206_上云村、~207_王洋村、~208_官洋村、~209_太源村、~210_炉前村、~211_横溪村、~212_谷洋村、~213_谷口村、~214_佳垄村、~215_凤池村、~216_前峰村、~217_玉水村、~218_岭里村、~219_三新村、~220_塘下村、~221_良寨村、~222_际峰村、~223_柴岭村、~224_省汾村、~225_洋里村、~226_璜兰村。 雄江镇 面积111平方千米人口6359人(2004年)代码350124109 位于闽清西北部,是水口库区的重点乡镇。辖1个居委会、12个行政村:~001_大雄居委会、~201_梅雄村、~202_西山村、~203_芹洋村、~204_安岭村、~205_桥头村、~206_凤山村、~207_梅山村、~208_汤下村、~209_梅洋村、~210_梅台村、~211_尚坑村、~212_马池村。 东桥镇 面积187.34平方千米人口2万多人(2004年)代码350124110 位于闽清县北部,距县城32千米,是水口水电厂所在地。东南面与闽候县洋里乡、小箬乡交界;北面与古田县接壤。辖22个行政村:~201_过洋村、~202_大溪村、~203_大箬村、~204_安仁溪村、~205_义由村、~206_山限村、~207_溪芝村、~208_湖洋村、~209_朱山村、~210_黄坪村、~211_官圳村、~212_刘山村、~213_北洋村、~214_南坑村、~215_溪沙村、~216_新桥村、~217_黄土岭村、~218_村后村、~219_高港村、~220_竹岭村、~221_坪溪村、~222_下宅村。 云龙乡 面积57.1平方千米人口1.0万人(2004年)代码350124200 位于闽清县东南部,距县城7千米。辖10个行政村:~201_后垄村、~202_台鼎村、~203_潭口村、~204_官庄村、~205_云中村、~206_台埔村、~207_际上村、~208_际下村、~209_柿兜村、~210_竹柄村。 上莲乡 代码350124201 2004年7月28日,福建省人民政府(闽政文[2004]243号)批复同意撤销闽清县后佳乡、佳头乡并入上莲乡。全乡辖上莲、溪坪、新村、莲埔、上寨、田溪、石漏、下丰、上丰、佳头、大土乾、街中、福星、佳洋、卑溪、林中、顶洋、樟里18个行政村。乡政府驻上莲村。 附:原上莲乡(代码350124201)位于闽清县西南部,与永泰县交界,距县城39千米。面积63.74平方千米,人口8179人(2004年)。辖9个行政村:~201_上莲村、~202_溪坪村、~203_新村村、~204_莲埔村、~205_上寨村、~206_田溪村、~207_石漏村、~208_上丰村、~209_下丰村。 附:原佳头乡(代码350124202)位于闽清县西南部,距县城45千米,海拔500米。面积13平方千米,人口1132人(2004年)。辖2个行政村:~201_佳头村、~202_大墘村。2004年,撤销佳头乡并入上莲乡。 附:原后佳乡(代码350124203)位于闽清县西南部,南北与永泰、尤溪相毗邻。面积49.9平方千米,人口3642人(2004年)。辖7个行政村,18个自然村:~201_街中村、~202_福里村、~203_佳洋村、~204_林中村、~205_卑溪村、~206_顶洋村、~207_樟里村。2004年,撤销后佳乡并入上莲乡。 三溪乡 面积47平方千米代码350124204 位于闽清县东南部,东邻闽侯县、南连永泰县、西接坂东镇、北靠云龙乡,距县城30千米,距福州80千米。辖12个行政村:~201_三溪村、~202_前光村、~203_佳垄里村、~204_溪柄村、~205_新丰村、~206_鼓舞村、~207_宝溪村、~208_山墩村、~209_前坪村、~210_洋坊村、~211_上洋村、~212_溪源村。 桔林乡 面积103.2平方千米人口7119人(2004年)代码350124205 位于闽清县西北部,与古田县毗邻。辖13个行政村:~201_四宝村、~202_后洋村、~203_伴岭村、~204_高洋村、~205_新光村、~206_宝湖村、~207_汤兜村、~208_桔林村、~209_尚德村、~210_关山村、~211_锡洋村、~212_温汤村、~213_槐林村。 下祝乡 面积86平方千米人口2.08万人(2004年)代码350124206 位于闽清县西北部,平均海拔820米。辖22个行政村:~201_下祝村、~202_后峰村、~203_兰口村、~204_尾厝村、~205_长新村、~206_堡顶村、~207_池楼村、~208_箬洋村、~209_翁头山村、~210_梧洋村、~211_罗山村、~212_后岭村、~213_洋头村、~214_洋尾村、~215_过山洋村、~216_三洋村、~217_前洋村、~218_源溪村、~219_洋边村、~220_渡塘村、~221_汶洋村、~222_邹洋村。 更多详细请看:
福建最著名的古村落在哪里?
答福建共有12个村落入选,第七届全国生态 旅游 文化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发布的 2017年《最美古村落》榜单 。
这12个村落分别为:
福安市溪潭镇廉村、晋江市金井镇福全村、连城县庙前镇芷溪村、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龙岩市新罗区适中镇中心村、南靖县书洋镇田螺坑村、屏南县甘棠乡漈下村、清流县赖坊乡赖坊村、武夷山市武夷乡下梅村、武夷山市兴田镇城村、尤溪县洋中镇桂峰村、长汀县三洲乡三洲村
福安市溪潭镇廉村
廉村全景
廉村作为八闽进士第一村,唐宋以来,先后出了几十名进士,更是养育了福建第一位进士——薛令之。因薛令之为官廉洁正直,肃宗敕封他所在的村为“廉村”,水为“廉溪”,山为“廉岭”,从此,廉村“三廉”声名远播。而由皇帝敕封以“廉”字命名的村庄,更仅此一个。
因交通便利, 历史 上廉村曾是闽东北的物流集散中心,同时也是穆阳溪流域的经济文化中心;如今的廉村,已成为中国 历史 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
晋江市金井镇福全村
晋江金井镇福全村,地处晋江东南,2007年6月被公布为“中国 历史 文化名村”。其实早在宋代,福全港就是泉州海外贸易的港口之一。
晋南重要的军事重镇福全所城,现在依然可见。城周六百五十丈,基广一丈三尺,高二丈一尺。以1米左右长、24厘米见方的花岗岩条石垒砌外墙,角石垒砌内墙。城内旧有十三境,街道纵横,居住一千多户人家,二十几个姓氏。有“百家姓,万人烟”之称。据说出于军事防卫的需要,北门街、西门街、泰福街、文宣街、庙兜街、南门的前街和后街等都连接如丁字形,被称为“丁字街”。
连城县庙前镇芷溪村
连城芷溪村是连城县庙前镇的一个万人古村,八百年 历史 造就众多官商大宅,九厅十八井建筑此村全国最多,素有客家大宅门之称,文风鼎盛,人材辈出。走在密集的古街里,犹如走进古画《清明上河图》一般。这里人来人往,热闹繁华,商铺、酒馆、作坊应有尽有。古宅200多栋,区区四姓人就有华丽宗祠74座,全国罕见。
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
拥有800多年 历史 ,是目前我国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客家古民居建筑群,堪与永定土楼、梅州围龙屋相媲美。30幢高堂华屋、21座宗祠、6家书院和一条千米古街组成了它特有的文化氛围,被誉为“民间故宫”,荣登“中国十大最美村镇”。
走在千米古街,地上铺着整洁精致的鹅卵石,沿街两旁都是老式店铺、茶馆、肉铺、中药堂等,这里是培田主要的商业集市。古代客家人要到汀州考秀才,常常成群结队地通过这条古街步行至汀州府,所以有人把这条街称为“秀才街”。如今虽盛景不再,但依然留着过去商贸繁华的印迹。
龙岩市新罗区适中镇中心村
中心村内遍布上百座三层的方形土楼,建筑年代久远、数量多、规模大、楼层高,而且汇聚了明清的建筑艺术、宫廷文化和儒家文化的精神。典常楼是我省现存最华丽的方形土楼,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丰楼建造于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是福建现存最古老的土楼之一。
南靖县书洋镇田螺坑村
“四菜一汤”土楼群
上看像朵花,下看布达拉——田螺坑土楼群,是福建土楼中最具特色的典型代表。当然,除了艺术造型外,土楼还别有讲究,按“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次序建造。也因其独具特色的建筑形体组合,被中国古建筑保护专家组组长罗哲文称为“世界建筑奇葩”。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顾问史蒂汶斯安德列称田螺坑土楼群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
屏南县甘棠乡漈下村
屏南县甘棠乡漈下村是第四批中国 历史 文化名村、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这个海拔802米的古村落四面环山,村居依山沿溪构筑,前有双溪夹流,后有层峦叠嶂,恰似飞凤落洋。这里涧水环绕,古民居、古廊桥令人目不暇接。
让漈下村民引以为豪的除了秀美的乡村景致,还有浓郁的 历史 风情。该村是涉台古村,戍台名将甘国宝祖居地,是古代宗法制度及涉台法缘古村落的典型代表,集村落文化、名人文化、武术文化、农耕文化、宗教文化、生态文化于一体。如今,这些已悄然带动村庄 旅游 产业的发展,成为周边居民周末自驾 旅游 的目的地。
清流县赖坊乡赖坊村
赖坊古民居
赖坊村是一个有着千年 历史 的客家村落。当地现存的明清时期古民居100多座,2007年被福建省政府批准为省级 历史 文化名乡;2008年被国家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 历史 文化名村。同时,这里保留下来的传统民俗,真实反映了宋末以来,客家人在闽西山村生产生活的真实情况,是农耕文明的活化石。
武夷山市武夷乡下梅村
小桥,流水,人家,风雨廊,美人靠,展示出下梅水乡风情
大美武夷山,奇秀甲东南。中国 历史 文化名村——下梅村,就坐落在武夷山脚下。
明清风格的古民居集砖雕、石雕、木雕艺术为一体,外观古朴,乡土气息浓郁,形成别具特色的建筑群,900多米的人工运河穿村而过,沿河两河建有凉亭阑杆美人靠,古街、古井、古码头、古建筑、古民居、古集市、加上古风淳朴的民情风俗,造就了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清代中后期,下梅还曾是通达俄罗斯的万里茶道的起点,带动了沿途200多个城市的发展,促进了中蒙俄三国的经济交流。
武夷山市兴田镇城村
城村汉城遗址一角
城村是汉闽越王城遗址所在地,位于武夷山南麓。城村周围寨墙四合,居民分别由4座大门出入。村中36条小巷纵横交错,迂回曲折。村内尚存有许多古民居,大多是一进式的三合院,都有砖雕门楼,外观十分古朴。城村附近的闽越王城遗址,是中国江南保存最完整的汉代古城遗址,也是追寻神秘的闽越古文明的一扇窗口。王城傍城村而存,城村因王城而名。
尤溪县洋中镇桂峰村
漫步古茶楼下,仍能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
三明市尤溪县洋中镇的东北部,“藏”着个小村子——桂峰村,村里有数百株四季桂花,常年芳香四溢。走进小村,明清时代的繁华街区跃然眼前,数十座不同年代、风格各异的古建筑,让你仿若穿越时空。而小村附近的层层梯田,与村落袅袅炊烟、村中劳作的人群,组成一幅浓浓的山水田园画。
桂峰村已有700多年的 历史 ,北宋名臣蔡襄之九世孙蔡长在此肇基,承祖训避世筑居、耕读传家。这里曾是内地达官贵人、商贾小贩往返福州的必经之地和食宿的唯一中转站。很多专家学者来桂峰参观后赞叹:“厝厝均有文化,满街都是 历史 ”。
长汀县三洲乡三洲村
“先有三洲,后有汀州。”自古汀江水运码头,穿越千年风尘岁月。累积这方水土富庶,积淀古进贤乡追求。舟楫往来,商贾云集,风雷激荡,气吞万里如虎。枕山、环水、面屏,一座座祠堂,一幢幢古建,一条条巷道,一处处砖墙,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斗拱森森,美轮美奂,穿越时光隧道傲视风云。迎神庙会、抬神打醮,“花灯锣鼓挑一担”,演绎人杰地灵的千年传说。
此次 《最美古村落》榜单是完全公益性质的,评价标准主要为:
1、有悠久的建村 历史 ,中华传统文化沉淀深厚;
2、保存有一定数量的房屋等古建筑,且建筑物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工艺水准、艺术价值、观赏价值较高,即 旅游 开发价值较高;
3、有一定的知名度。
(闽南网 陈辉达)
2017年最后一个月,也就是上个月,我正好去福建拍了一个 旅游 视频,顺便去游览了慕名已久的桂峰古村落,这个古村位于福州西部几十公里处,依山傍水,景致非常美丽,而且 历史 久远,至今仍保持着原始淳朴的生活气息,生活在这里的大多数仍是原来的村民,今年开始经营 旅游 ,目前有很多民宿客栈还有农家乐餐厅,小吃,特产店,周末或假日来这里游览一番,别有一番情调。
桂峰村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四面环山,是中国 历史 文化名村,被誉为“山中理窟”。
桂峰村环境优美,自然美景和人文建筑颇多,有些浑然天成,有些人工雕凿,都凸显着桂峰村古旧的 历史 感,婀娜多姿,清新脱俗。
桂峰村内有千年古寺,石桥,和许多古建筑,再加上桂峰村气候宜人,山清水秀,吸引了古今许多文人墨客。
桂峰村中蔡氏祖庙和蔡氏宗祠,蔡氏祖庙位于村中心,高大宽敞,建筑虽并不豪华,却能看出其精心设计,在蔡氏子孙当中占有重要位置。
祖庙背倚青山,面朝绿水,古朴典雅,建筑简单大方,美观而不简陋,现存建筑基本完整。
桂峰村的古建筑还有石狮厝,后门岭民居,历经拜年仍然焕然如新,高大宏伟,斗拱翘角,装饰华丽。
都说古建筑是 历史 的影子,同时也是体现古村落的古朴典美的主角,桂峰村无论是民居,石桥,街道,亦或是寺庙祠堂都无不体现桂峰村的古典美。
相对于古建筑,桂峰村四周的自然景色,也是十分不错,走上桂峰村周围的山,可以俯视整个村落,将所有红墙青瓦尽收眼底。
桂峰村 历史 悠久,从唐宋时期就有人到次居住,不少学士发现此地山灵水秀,其中最有名书法家蔡襄及后裔,在此地结庐而居。
不少专家学者来到此地,犹如涉足 历史 的长廊,犹如仙境一般,不禁感叹满街都是 历史 的痕迹。
在福建省,著名的古村落有许多,比如:福安市溪潭镇廉村、南靖县书洋镇田螺坑村、长汀县三洲乡三洲村、晋江市金井镇福全村等等。我说不上哪个是最著名的古村落,但我去过的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和永定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有现代的民居特色,可算作是福建著名的“最美古村落”!
一、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
培田村是一位吴姓皇后的故居,其建筑已有800多年的 历史 ,是目前我国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客家古民居建筑群。其精致的建筑,精湛的工艺,堪与永定土楼、梅州围龙屋相媲美。30幢高堂华屋、21座宗祠、6家书院和一条千米古街组成了它特有的客家人文气息,是中国客家建筑文化的经典之作。培田村是中国 历史 文化名村、国家4A级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称为“福建民居第一村”、“中国南方庄园”,有“民间故宫”之美誉”,荣登“中国十大最美村镇”。
永定客家土楼建筑独特,闪耀着客家人的智慧,它具有防震、防火、防御等多种功能,通风和采光良好,而且冬暖夏凉。许多土楼是按八卦图设计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烙印深深地铭刻其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富丽堂皇的“圆楼王子”——振成楼、五凤楼(府第式土楼)经典——福裕楼、宛如布达拉宫的宫殿式建筑——奎聚楼、“袖珍圆楼”——如升楼以及天后宫、土楼博物馆等其他特征土楼40多座。
三、其他著名古村落
福建省除了上面所说的著名古村落外,另外还有:连城县庙前镇芷溪村、龙岩市新罗区适中镇中心村、屏南县甘棠乡漈下村、清流县赖坊乡赖坊村、武夷山市武夷乡下梅村、武夷山市兴田镇城村、尤溪县洋中镇桂峰村等著名古村落。可以说:福建的著名古村落还是有很多的,非常值得去游玩!
福建的古村很多,不仅保存得相对完整,且 历史 文化价值也是极高的,古朴宁静、山水相间的古村落十分适合休闲 旅游 。列举这10个福建较著名的古村落,答案不一。
一、山重村——福建漳州长泰县
山重村,又称古山重,全国特色景观 旅游 名村之一,村落四面环山,地貌奇异,青山叠翠、秀水涟漾。田野山麓中的万亩花海,极具美感的鹅卵石而筑的古村落,述说千年 历史 的古树,独特原生态乡村民俗,形成山重村特有的乡野古韵。素有“千年古村落”、“ 生态古山重山水花中游”之美称。古村 历史 追溯到唐朝,村内 历史 文化资源丰富,千年古樟树、宋代石佛塔、明代昭灵宫、子龙庙、水云涧、百年古民居、薛氏、林氏家庙等。
二、长汀古城——福建龙岩长汀县
长汀古城地处福建省西部,为闽赣两省的边陲要冲,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汀江如白练,穿城而过;依山沿河修筑的古城墙,构成了挂壁城池,形成城内有山,山中有城的独特格局。山城枕山临溪,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汀江之畔。最典型的围屋建筑,是浓郁的客家文化,被誉为我国的“客家首府”。
三、云水谣古镇——福建漳州南靖县
云水谣,原名长教,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一个国家5A级景区。电影《云水谣》取景后声名远播。云水谣古镇是个 历史 悠久的古老村落,村中幽长古道、百年老榕、神奇土楼,还有那灵山碧水,无不给人以超然的感觉。古镇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山脚下、溪岸旁、田野上星罗棋布的、元朝时建立的一座座土楼。其中有建在沼泽地上,堪称“天下第一奇”的和贵楼。
四、陈峭村——福建宁德周宁县
陈峭村山峦叠嶂,怪石嶙峋,石壁如削,险峻陡峭, 历史 以来被命名为“中村峭”、“张家峭”“陈家峭”“陈峭”。村子四周古树环抱,苍翠葱笼,黄土墙黑瓦片的老房子,依山而建,整齐划一,村子宁静舒适。因为偏远闭塞,陈峭自然生态保存完好,风景绝美,被游客称为“福建的西双版纳”。
五、鲤鱼溪——福建宁德周宁县
鲤鱼溪,始于宋代,历经八百年,源于海拔1448米的紫云山麓,汇数十条山涧清泉奔流而下,峰回水转,至浦源村口水势顿减,五弯六曲穿村缓流而过。溪中悠然遨游着七、八千尾彩色斑斓的大鲤鱼,“闻人声而至 见人形而聚”,“竞相觅食 彩鳞翻飞”,温顺如驯,诚如“神鱼”。婀娜之姿,活泼可爱。水深及膝,清可见底,鲤鱼满溪,故而得名“鲤鱼溪”。
六、桂峰村——福建三明市尤溪县
桂峰村是中国传统村落,始建于南宋,元代初年,村庄建设,广种桂花,明代正式命名为“桂峰”。村落 历史 悠久,保存许多 历史 建筑,包括古道、古岭、古街、古树、古书斋、山岭式民居、古碑刻、古画、古族谱等,现存清代前古建筑39座,有蔡氏祖庙、蔡氏宗祠、石狮厝、楼坪厅、步云楼等典型古建筑。
七、塔下村——福建漳州南靖县
塔下村是中国一个典型客家村落,也是首批15个中国景观村落之一。塔下村的 历史 渊源,可以追溯到元末明初,其实塔下并无塔,张氏子孙为了纪念开基祖先华太婆,从原住地——马头背踏下山来,到此地拓荒开基。客家话里,“踏下”与“塔下”谐音,所以把此地叫作“塔下”。村落有两座自南而北的蜿蜒大山,如巨臂揽住一道生机勃勃的峡谷,山中古木参天茂密,碧绿如黛,淡淡霭雾,划出几道弧线,托出村落恍若蜃楼的起伏檐角。一道弯弯曲曲的山溪从峡谷中穿过,溪水快快活活地流淌,水色清明澄碧,可谓世外桃源。
八、樟脚村——福建泉州市泉港区
樟脚村,中国 历史 文化名村,古民居砌成于清嘉庆四年,即年,距今已有207年的 历史 。目前共有数十座古民居,大小不一,仍有住人。古民居所砌山石,形状不一,色彩鲜艳,古香古色,堪称一绝,被誉为“油画村”。村子里有一株年龄为700多年的大樟树,人爬到树上俯瞰,村子如在脚下一般,故得名樟脚村。
九、埭美古村——福建漳州龙海市
埭美古村,是龙海市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民居建筑群,完整保留了明朝时期的燕尾屋脊,素有“闽南第一村”的美誉,并分别被评定为国家级第六批中国 历史 文化名村和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古村已经存在500多年 历史 ,其中遍布的典型的闽南四合院,是闽南建筑史上的奇迹。一条内河如长龙玉带般紧绕村庄,从空中往下看,整片古村恰似漂浮在河面之上,形成了“绿水绕村玉带环社”的独特景观。使埭美成为名副其实的“闽南周庄”。
十、培田村——福建连城县宣和乡
闽西连城培田村,是至今保存得较完整的典型的客家古民居群落,获“中国最美的村镇”的称誉。现在培田村的古建筑具有明清时期的风格,共保存有30幢高堂华屋,21座古祠,6家书院,2座跨街石牌坊和一条千米古街。古代的客家人,要到汀州考秀才,常常成群结队地通过这条古街步行至汀州府,所以有人把这条街称为“秀才街”。培田村的南山书院,被当地人称为“入孔门墙第一家”。该书院建于500多年前,曾经为这个小小的山村培养过140多名秀才。
我虽不是芷溪人,小时去芷溪半天都转不出村,'现在到芷溪玩,不用门票。其它古村落是收门票的哟
七甲坪镇山有多高
答800米左右。七甲坪镇山位于沅陵县西北100公里以外,张家界南60公里的七甲坪镇洞溪莲花村,海拔800米左右,山顶有一窝状小平地,且四周山围,恰似莲花状。爬山时要注意提前准备好所需的装备,最好穿比较宽松的衣物以及运动鞋;做一些热身运动来舒展肌肉,这样能够使身体各部位都处于一种运动的状态,爬山时就不会那么容易受伤;爬山时不要走得过快,尤其是缺乏锻炼的人群;不要一边走路一边看风景或者是看手机等。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福建甲坪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zuiqiubifen.com,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zuiqiubifen.com/wenda/290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