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跳高裁判规则及注意事项答跳高裁判规则及注意事项如下:单腿起跳。跳高对运动员的跳跃方式没有太多的限制,但运动员必须用一条腿起跳;运动员起跳后,如果横杆从静止状态落下...

今天体育问答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跳高比赛规则与裁判法,以下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跳高裁判规则及注意事项

跳高裁判规则及注意事项

跳高裁判规则及注意事项如下:

单腿起跳。跳高对运动员的跳跃方式没有太多的限制,但运动员必须用一条腿起跳;运动员起跳后,如果横杆从静止状态落下,应判定起跳失败;在越过横杆之前,如果运动员身体的任何部位接触到柱子之间或横杆延长线垂直平面之外的地面,应判定为试跳失败。

如果运动员跑向跳高垫时没有停下来,导致手碰到杆子或整个身体摔倒在跳高垫上,则判定为第一次试跳失败跳高运动员可以在事先公布的升高横杆的计划中的任何高度开始起跳,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以后是否尝试任何高度的起跳。

尝试可以连续失败三次,但是如果在同一高度两次尝试都失败了,那么如果第三次尝试成功,在下一个高度的尝试仍然可以进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已经跳过的高度不能再选择。

跳高的技巧:

1、做好充分的热身运动:在跳高之前应该做好充分的热身运动,防止受伤和肌肉僵硬。热身时主意是注意大腿后部、大腿内侧、小腿、背部等地方的肌肉拉伸,还有肩部环绕以及膝关节和踝关节的环绕动作。也可以先慢跑几分钟,然后再原地蹲跳。,是要把身体预热充分。

2、挑选合适的鞋子跳高:如果是在塑胶道路上助跑起跳的话,可以选择穿抓地性强一些即摩擦力比较大的鞋子,如果是直接在泥十场地上助跑,最好是选择带中钉的跑鞋,可以增加助跑。而且要注意的是跳高的鞋子尽量是选择轻便的。

3、穿宽松舒适的衣服:跳高时要注意穿宽松一些的衣服和裤子,可以穿运动腹类型的短衣短裤。不要穿过紧或过长的衣服,对身体会有束缚,在跳高时不好发挥。

4、注意助跑和起跳的结合:要选择好准确的助跑点,要有一定的节奏,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助跑步点。将助跑和起跳结合起来,不要因为助跑过快或者是过慢而跳不起来。

助跑的技术要点:

从背越式跳高的助跑路线可以看到,在助跑开始的前段直线跑,应尽可能大的获得水平。在助跑后段的弧线跑应为跑跳创造尽可能大的离心加,有助于向横杆方向运动。

开始采用直线助跑,双肩要下垂,用脚前掌着地,跑时具有弹性;提高重心,步幅均匀,不断加速;进入弧线跑时,外侧摆动腿富有弹性地蹬地。为了克服离心加的作用,上体应稍向弧线内侧倾斜。前脚掌沿弧线落地,身体重心轨迹向内越出足迹线。

助跑的节奏要快,特别是助跑最后两步关节前送幅度要大,迈步时上体保持较垂直的姿势,摆动退积极,充分后蹬,起跳腿快速前伸,同时骸部自然前送。助跑过程中两警应积极有力地前后摆动,弧线跑时外侧手警摆动幅度应大于内侧手警的摆动幅度。

跳高犯规规则是什么?

1.使用双脚起跳;

2.由于运动员的试跳动作致使横杆未能停留在横杆托上;

3.在越过横杆之前,身体触及立柱前沿垂直面以外的地面或落地区。但如果裁判员认为运动员并没有受益,则不应由此而判该次试跳失败;

4.无故延误时限;

5.当裁判员通知运动员试跳开始后,运动员才决定免跳,当时限已过时,应判该次试跳失败;

6.试跳时,运动员有意用手或手指把即将从横杆托上掉下的横杆放回;

7.无故错过该次试跳顺序。

跳高比赛规则是怎么样的?

跳高的规则:

1、单腿起跳

就跳跃方法而言,规则上没有任何规定,采用哪种方法都可以。但是,运动员必须单腿起跳。

2、试跳失败

跳跃后横杆由静止而落下应判为试跳失败(但是,有除运动员以外的明显的原因如风等,裁判员应判断是否试跳成功)。

另外,在越过横杆之前,身体任何部分触及立柱之间、横杆延长线垂直面以外的地面或落地区者应判为试跳失败。时常有这种情况,运动员在跑到垫子前又想停住,但是没有停住而使手触杆或摔到垫子上,这时应判为1次试跳失败。

3、跳跃高度的选择(有关“免跳”的规则)

运动员可以在事先宣布的横杆升高计划中的任何一个高度上开始起跳,也可以在以后任何一个高度上根据自己的愿望决定是否试跳。

试跳可以连续失败3次,并且一个高度已有2次试跳失败,但第三次试跳成功仍能够进行下一个高度的试跳。但是已跳过的高度不得再跳。

4、每次试跳的时间

运动员在做好准备活动之后等待着试跳开始。裁判员发出开始试跳的信号,通常是叫出运动员的号码,运动员必须在1分30秒以内完成试跳。

但是到比赛的最后阶段,只剩下2~3名运动员时,试跳时限为3分钟。只剩1名运动员时,试跳时限为5分钟。运动员应计算好时间,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试跳。

在规定的时限内没有完成试跳则以失败论处。如果同样的情况再次出现,即取消运动员继续比赛的资格。大型运动会都有计时员记录每次试跳的时间,运动员应把握好自己比赛的时间。

另外,运动员在助跑中同跑道上正在比赛的运动员发生冲突时,计时员应暂停表或补给跳高运动员一定的试跳时间。

5、关于指导

比赛中来自教练员和同伴的指导基本上是禁止的。裁判员会时刻注意是否有接受场外指导的情况。另外,像录音机、收音机等是禁止使用的。

6、成绩(决定名次)

由成绩好的开始,按成绩顺序排列比赛名次。成绩相等时名次的判定首先是在出现成绩相等的高度中,试跳次数较少者名次列前;

如成绩仍然相等,在包括最后跳过的高度在内的全赛中,试跳失败次数较少者名次列前;

如成绩仍然相等,在包括最后跳过的高度在内的全赛中,试跳次数较少者名次列前(最后部分不适用于国际比赛,除第一名以外,名次并列),如果成绩仍相等,除第一名的成绩相等的运动员名次并列。

如涉及第一名时,则令成绩相等的运动员在失败高度上,每人再试跳一次,如仍不能判定则升高或降低2厘米,他们应在每个高度上试跳一次,直到决出名次为止。

每名运动员应以最好一次试跳成绩,包括第一名成绩相等决定名次赛时的成绩,作为最后决定成绩。

扩展资料:

跳高作为比赛项目始于爱尔兰和苏格兰。1800年,跳高已列为苏格兰运动会的比赛项目。19世纪60年代以后跳高在欧洲和美洲开始普及,运动员的成绩不断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成绩,运动员不仅发展力量素质,同时还改进过竿技术动作。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前30年提高成绩主要靠改进起跳技术,后30年当采用跨越式姿势跳高的成绩达到1.93米以后,跳高的发展主要靠改进过竿技术。

19世纪末,美国高等学校的跳高运动员开始采用一些新的、比较省力的姿势。美国东部各州的运动员用“波浪式”,在较长时间内它也被称为“东方式”。

这种姿势的特点是运动员助跑时与横竿成很大角度,迅速起跳后向助跑开始的方向转体,躯干最大限度地向下倒,摆动腿在竿后压腿,由于躯干和摆动腿下压,臀部在这一瞬间升得高于横竿。

而在竿上的身体部分好像处在最高的波峰上,因此人们把这种跳法叫做“波浪式”(有的国家称作“剪式”)。美国西部各州的大学生中流行的是另一种跳高技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跳高

跳高规则

跳高规则如下:

1、单腿起飞

跳转方法没有规则。无论哪种方式都可以接受。但是,运动员必须用一条腿。

2、试验失败

跳跃后,酒吧从休息状态下降并被判断为试跳失败(但是,如果除了运动员之外有明显的原因,例如风,裁判应判断试跳是否成功)。此外,在穿过栏杆之前,可以触摸身体的任何部位。

3、跳跃高度的选择

允许运动员在之前宣布的升降计划的任何高度起飞,或者决定是否尝试在任何高度跳跃未来根据自己的意愿。试验跳跃可能连续三次失败,两次尝试在一个高度失败,但第三次尝试在下一次尝试成功。但是,跳过的高度不得再次跳跃。

4、每次试验的时间

运动员准备好后等待试验开始。裁判发出一个开始试验的信号,通常叫出运动员的号码。运动员必须在1分30秒内完成试跳。

但在比赛的最后阶段,只剩下2~3名运动员,试用时间为3分钟。当只有1名运动员时,试用时间为5分钟。运动员应在规定的时限内计算时间并完成试跳。未能在指定的时限内完成试验是失败的。

如果同样的情况再次发生,运动员继续参加比赛的资格将被取消。大型游戏中有计时员记录每次试跳的时间。运动员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

5、指导

比赛期间基本上禁止教练和同伴的指导。裁判将始终关注是否有任何场外指导。此外,禁止使用录音机,收音机等。

6、结果(决定地点)

从好的结果开始,根据结果顺序排列比赛位置。当结果相同时,第一位的判断是在同一成就的高度,试验跳跃较少的那些排名第一;

如果结果仍然相同,那些试跳跳失次数较少的人在整个比赛中排名第一,包括最后一跳的高度;如果结果仍然相同,那些试跳跳失次数较少的人在整个比赛中排名第一,包括最后一次跳跃的高度。其中,跳跃尝试较少的人排名第一(最后一部分不适合国际比赛,除了第一名,并排排名)。

跳高比赛中裁判应如何分工?简述裁判工作程序。

裁判员分工为记录员、检查员、起跳点裁判员、扶竿裁判员及高度成绩丈量裁判员、管理裁判员。

一、 裁判员分工职责

(一)、记录员、检查记录员:

1、 比赛前按大会规定的比赛时间到赛前控制中心领取检录单并进行检录(管理裁判协助记录员进行工作)。

2、 检录必须检查运动员的号码、服装、钉鞋及运动员的所以参赛资格证件。

3、 核实比赛时运动员的试跳顺序、宣布试跳及准备试跳运动员的号码

4、 宣布比赛的起跳高度,比赛高度递升计划并登记运动员的起跳高度。

5、 准确记录每名运动员有效试跳的情况,记录符号正确。

6、 比赛结束时将比赛的开始时间和比赛的结束时间记录下来。

7、 全赛结束后应迅速排列运动员的名次并签字后交裁判长审核并签字,然后将记录单交大会编排组。

8、 检查记录员应负责掌握运动员每次试跳的时限,跳高项目的时限为1分30秒,从运动员准备就绪后开始计时。

9、 检查核实记录成绩、记录符号是否正确。

10、记录符号:成功=О     失败=×    免跳= —  弃权=О    兼项请假=△

(二)、起跳点裁判员:

1、 掌握比赛时间,控制比赛进程,协调记录员与裁判员和运动员的关系。

2、 协助丈量高度并将高度告知记录员;

3、 正确判断运动员的试跳情况,成功用白旗,失败用红旗。

(三)、扶竿裁判员及高度成绩丈量裁判员:

1、 扶竿裁判员负责跳高高度项目的高度递升。

2、 扶竿裁判员根据跳高起跳点裁判员的旗示后做出迅速扶竿,或将掉下的横竿重心放回横竿托上。

3、 成绩丈量裁判员应 丈量横竿 的高度,以一厘米为最小单位,不足一厘米不计。

4、 当横竿掉落并有明显的压竿动作时,应重心丈量高度。

(四)、管理裁判员:

1、 赛前协助记录员到赛前控制中心检录。

2、 负责管理好运动员及比赛场地的秩序。

3、 根据不同等级的运动员的情况做好管理工作并注意加强对引导员和陪同员的协调管理。

4、 注意径赛场地与跳高比赛场地的协调。

5、 按照记录员的呼号顺序组织好运动员按照要求及时准备。

负责将淘汰的运动员送到赛后控制中心,并将获奖运动员带到赛后控制中心交给有关裁判员准备发奖。

扩展资料:

一、 裁判组工作流程:

1、 全体裁判员提前50分钟到达场地,准备比赛器材;

2、 提前40分钟进场,布置场地器材(记录台,运动员休息处、丈量步点的皮尺等)。

3、 记录员、管理裁判员提前50分钟到赛前控制中心拿检录单并按照要求进行检录。

4、 检录后根据不同组别的情况带运动员进场。

5、 运动员进场后交主裁判,由主裁判宣布比赛的注意事项,然后组织运动员丈量步点。

6、 赛前10分钟左右组织运动员按比赛顺序每人试跳一次,要求运动员到记录台登记起跳高度。

7、 赛前3分钟,记录员宣布“运动员停止练习准备比赛”,其他裁判员整理场地,管理裁判员按比赛顺序通知第一位试跳的运动员做好比赛准备。

8、 赛前30秒,主裁判示意比赛开始,记录员喊号“××运动员跳,××运动员准备” 检查记录员根据运动员的准备情况开表记录运动员的延误时间,起跳点裁判员面向起跳点将红旗平举,当运动员举手示意时应将红旗迅速放下。

如果运动员的比赛时限还剩15秒时检查记录员应举黄旗告知运动员。

9、 运动员每次试跳结束后,起跳点裁判员根据情况举旗。犯规举红旗,成功举白旗。

10、 如果举成功旗后横竿明显有抖动,扶竿裁判员 应迅速上前,有下往上将横竿扶稳,如果失败,裁判员应迅速将横竿扶起,并对有明显压竿的现象重心丈量高度。

11、 比赛全部结束后,记录员按照运动员的有效成绩排定名次,无误后交主裁判,裁判长审核并签字,然后交编排记录组。

10、 管理裁判员将获奖运动员带到赛后控制中心交有关裁判员。如遇运动员破记录,则必须记录运动员的号码,并将破纪录的情况告知赛后控制中心主裁判。

11、 比赛中如遇破纪录,丈量裁判员应告知主裁判,主裁判立即请裁判长审核比赛成绩和场地,并在记录单上签字,成绩认可后比赛继续进行;

12、 比赛结束后整理器材并归还。做好赛后小结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跳高

跳高比赛的规则是什么?

跳高的比赛规则如下:

1.应抽签排定运动员的试跳顺序。

2.比赛开始前,主裁判应向运动员宣布起跳高度和每轮结束后横杆的提升高度,此计划直至比赛中只剩下1名已获胜的运动员或出现第回名成绩相等时为止。

3.除非比赛中只剩下1名运动员,并且他已获得该项目比赛的冠军,否则:

(a)每轮之后,横杆升高不得少于2厘米。

(b)横杆升高的幅度不得增大。

4.运动员必须用单脚起跳。

5.一旦比赛开始,运动员不得使用助跑道或起跳区进行练习。

6.如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则判为试跳失败:

(a)试跳后,由于运动员的试跳动作,致使横杆未能留在横杆托上;

(b)在越过横杆之前,运动员身体的任何部位触及立柱额过接隆丛里骑驻华也仅会运以外的地面或落地区。如果运动员在试跳中一只脚触及落地区,而裁判员认为其并未从中获得利益,则不应判为试跳失败。

7、运动员可以在主裁判事先宣布的横杆升高计划中的任何一个高度开始试跳,也可在以后任何一个高度根据自己的愿望决定是否试跳。但在任何高度上,只要运动员连续3次试跳失败,即失去继续比赛的资格。因第1名成绩相等而进行的决名次赛的试跳除外。

允许运动员在某一高度上第l次或第2次试跳失败后,在其第2次或第3次试跳时请求免跳,并在后继的高度上继续试跳。

运动员在某一高度上请求克跳后,不准在该高度上恢复试跳,除非出现第1名成绩相等的情况。

8.每次升高横杆后,在运动员试跳之前,均应测量横杆高度。当横杆放置在纪录高度时,有关裁判员必须进行审核测量。如果自上一次测量纪录高度后,横杆又被触及,在后继的纪录高度的试跳之前,裁判员必须再次测量横杆高度。

注:裁判员应在比赛前清楚辨认横杆的7面和前面。放置横杆时,应使横杆的各面始终朝向侯来的方向。

9.即使其他运动员均已失败,一名运动员仍有资格继续试跳,直至其放弃继续比赛的权利。当某运动员已在比赛中获胜时,有关裁判员或裁判长应征求该运动员的意见,由该运动员决定横杆的提升高度。

注:此规定不适用于全能比赛项目。

10.每名运动员应以其最好的一次试跳成绩,包括因第1名成绩相等而进行的决名次赛的试跳成绩,作为其最后的决定成绩。

11.助跑道的长度不得短于15米。举办规则第12条1(a)、(b)、(c)的比赛,助跑道长度至少应为20米,条件允许时,至少应长25米。

12.助跑道和起跳区朝向横杆中心地点的总的最大倾斜度不得超过1:250。

13、起跳区应保持水平。

14.标志物:为有助于助跑和起跳,运动员可以使用1~2个标志物(由组委会批准或提供)。如果未提供此类标志物,运动员可以使用胶布,但不可使用粉笔或其他任何擦不掉痕迹的类似物质。

15.跳高架:可以使用结构坚固的各种类型的跳高架或立柱。

跳高架应有能稳定放置横杆的横杆托。

跳高架应有足够的高度,至少应超过横杆实际提升高度10厘米。两立柱之间的距离为4.00~4.04米。

16.在比赛过程中不得移动跳高架或立柱,除非有关裁判长认为该起跳区或落地区已变得不适于比赛。

如需移动跳高架或立柱,应在试跳完一轮之后进行。

17、横杆:横杆应用玻璃纤维、金属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除两端外,横杆的横截面呈圆形。横杆全长为4米(正负2厘米),最大重量2干克。

横杆圆形部分直径30毫米(正负1毫米)。

横杆应由3部分组成,圆杆和两端。为便于放置在横杆托上,横杆两端应宽30~35毫米,长历~20厘米。质地坚硬而平滑。

横杆两端不得包裹橡胶或任何能增大与横杆托之间摩擦力的物质。

横杆应无弯斜,放在横杆托上时,最多下垂2厘米。

横杆的弹性检查:放好横杆后,在横杆中央悬挂3千克重物,最多允许下垂7厘米。

18、横杆托:横杆托应水平放置,呈长方形,宽4厘米,长6厘米。在跳跃过程中,横杆托必须固定在立柱上。横杆托必须朝向对面立柱,放在托上的横杆被运动员触碰时,应易于向前或向后掉落。

在横杆托上不得包裹橡胶或其他能够增大与横杆之间摩擦力的任何物质,亦不得使用任何种类的弹簧。

19.落地区不得小于5X3米。

注:跳高比赛时,跳高架立柱与落地区之间至少应有10厘米的空隙,以免由于落地区移动而触及立柱,以致碰落横杆。

关于跳高比赛规则 跳高比赛规则是什么

1、抽签决定运动员的试跳顺序。

2、比赛开始之前,起跳的高度和每轮结束后横杆的提升高度主裁判要向运动员宣布,直到比赛只剩一名已获胜的运动员或出现成绩相等时为止。

3、除非比赛中只剩1名运动员,并且获得项目的冠军,否则的话每轮比赛之后,横杆升高不得少于2厘米,横杆升高幅度不得增大。

4、运动员跳高的时候必须用单脚起跳。

5、运动员使用助跑道或者起跳区来进行练习只能在比赛开始之前,比赛开始后就不能使用。

6、试跳后,由于运动员的动作,导致横杆未能留在横杆托上算试跳失败。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跳高比赛规则与裁判法〗跳高裁判规则及注意事项》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iqiubifen.com,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