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设计出La-5,La-7的拉沃切金设计局二战后到现在是个什么状况?网上找了半天找不到详细资料啊随着二战的结束,设计局与工厂被迫分隔两地的状况也宣告结束。1945 年他们又迁回到莫斯科...

今天体育问答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巴巴耶夫个人资料及生涯荣誉,以下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设计出La-5,La-7的拉沃切金设计局二战后到现在是个什么状况?网上找了半天找不到详细资料啊

设计出La-5,La-7的拉沃切金设计局二战后到现在是个什么状况?网上找了半天找不到详细资料啊

随着二战的结束,设计局与工厂被迫分隔两地的状况也宣告结束。1945 年他们又迁回到莫斯科郊外的希姆基。设计局与工厂的结合促进了联合体的发展,为设计、试验和批生产全金属结构的航空产品创造了必需的条件。战后生产的新型飞机有 La-9 和La-11 型歼击机。它们是全金属结构,使用活塞式发动机,其强大的火力配备和远航程构成了 40 年代和 50 年代初苏联歼击机航空兵的骨架。

在生产成批产品的同时,联合体积极设计和试验各种类型的试验型喷气飞机。研制工作从天上转到地面,转到实验室和试车台上。这些新型喷气飞机的研制工作是同航空工业的一些主要科研院所一起进行的,它们是中央空气流体动力研究院,列宁格勒工业学院,中央巴拉诺夫航空发动机制造研究所,全苏航空材料研究所等。但是起决定作用的是为此而专门制造的实验飞机,用它来考核各种类型的喷气发动机(格鲁什科、邦达留克、切洛梅等人的设计),选择机翼和飞机气动布局的最佳形式,从而制造出了10余种喷气飞机。这些试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今天习惯使用的三角翼喷气飞机的面貌。1948 年,拉沃契金设计局研制出第一架超音速飞机 La-176。飞机机翼设计成 45 度角后掠翼,动力装置系推力 22 千牛的 RD-45F 涡轮喷气发动机。1948 年 2 月 26 日,年轻的苏联飞行员奥列格·索科罗夫斯基在试验中心驾驶试验型 La-176 前线歼击机进行试飞,在规定的水平飞行中,于 7,000 米高度航速达到 1,105 公里/小时,相当于 1.021 马赫。同年,La-15 型喷气歼击机交付装备部队。 拉沃契金设计局在航空领域的另一个杰作是 K-15 空中截击系统,它包括 La-250 型全天候超音速高空拦截歼击机和 2 枚空对空导弹,于 1956 年第一次试飞。K-15 系统具有用机载雷达(季霍米罗夫的设计)发现和捕获目标、并根据机载计算机的指令自动攻击并发射导弹的能力。1959 年 K-15 系统通过了飞行试验,但由于种种原因飞机的研制工作停止了。

拉沃契金设计局所表现出来的设计自动控制飞行器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联合体以后的命运。他们所设计和制造的靶机和 La-17 型照相侦察机及其各种改型批生产了 30 多年,不仅装备了苏军,还出口国外。

从飞机制造到导弹研制

从 50 年代初期,拉沃契金联合体在生产飞机的同时就接受了研制导弹武器的任务,以致后来导弹武器成了联合体的主要产品。联合体在防空导弹、空对空导弹和飞航式导弹的研制中取得了许多新的成就。其中,B 300 型防空导弹可以拦击飞行高度 20 公里,飞行 1000 公里/小时的敌方飞机。 它成功地通过飞行试验并装备了部队。以这种导弹为基础加上地面引导站,研制成了 C 25 型环莫斯科防空系统。为此,拉沃契金被第二次授予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B 300 导弹的改型装有各种类型的弹头,包括核弹头。 远方防空导弹系统的研制只用了 2 年时间,其任务是拦击飞行高度 30 公里以下的敌方飞机和飞航式导弹,拦截半径 180 公里。这种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倾斜发射。新的地面发射系统配有大型电子计算机,可同时跟踪和引导 10 枚导弹去攻击 10 个目标。当导弹的雷达导引头捕获目标后,自动转入自主导引状态。 暴风雨型飞航式导弹装有冲压式空气喷气发动机,是作为洲际导弹而设计的。它装有绝对抗干扰的天文导航控制系统,飞行 3300~3400 公里/小时,经过目标上空的高度是 25~26 公里,并可在任何预定时间实现机动飞行。暴风雨的这种飞行和战术性能将迫使敌方建立专门的防御手段。在结构飞行试验的框架内曾进行过 18 次导弹发射,其中 3 次完全成功。但这种性能超前的导弹系统成了一个杰出的飞机/导弹设计师的绝笔,拉沃契金于 1960 年猝然去世,当时他是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

当失去自己的领导人之后,联合体变成了切洛梅设计局的一个分支机构,并开始从事与该设计局任务相应的工作。只是在 5 年之后,联合体来了新的总设计师巴巴金,才恢复了自己创造性的独立设计工作。

从导弹研制到航天器研制

从 1965 年开始,拉沃契金人在航天总设计师科罗廖夫的支持下继续使用拉沃契金的名字作为自己联合体的名称,翻开了自己创业史的新篇章。巴巴金与火箭航天部门的著名科学家和设计师克尔什、彼得罗夫、阿夫杜耶夫斯基、伊什林斯基、皮柳金、梁赞斯基、巴尔·丹、库兹涅佐夫等人的合作, 给联合体带来了新的创造活力。联合体积极参与了前苏联科学院用探测器进行深空和月球研究的空间研究计划的制订。在政府指令下达之,联合体成了国内制造深空和月球研究用自动航天器的唯一主承包单位。由于巴巴金及其同仁的努力,进行星际飞行成了国家航天事业的一个独立发展方向。巴巴金时期的最大成就是系列月球考。从飞越月球的轨道和人造月球卫星轨道进行月球遥测,在月球的正面和背面着陆以及月行车在月球表面进行的接触探测,对月球进行了详细研究。探测器还不止一次地从月球起飞,把月球土壤样品带回到地球的实验室中。 研究太阳系各行星计划的第一阶段是研究金星和火星。在这一阶段联合体所研制的行星际站成功地完成了综合考察计划,并把重要信息发回地球。拉沃契金联合体的最新成就被国际星际航行联合会登记并发给“记录证书”,为国家争得了荣誉。1971 年,前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社会主义劳动英雄巴巴金也与世长辞了。联合体创造性劳动的再次升飞是与乌克兰科学院通讯院士、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科夫图年科的努力分不开的。作为联合体的总设计师,他把联合体的活动扩大到大型国际性合作项目上,开辟了联合体新的发展前景。 \

联合体已经实现的研制项目有金星航天器。这是一种具有多种性能的行星际站,其侧视雷达和各种望远镜,可对金星作有计划的持续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的科学技术成果。在火星研究中,获得了火星表面的彩色电视图像和雷达测量图形,并用游动气球探测器研究了金星全球大气环流动,在国际上第一次进行了金星土壤分析。国际织女星试验计划有 9 个国家参加,对金星和哈雷彗星进行了研究。 1983 年,向大椭圆轨道发射了一颗苏法联合研制的天文人造地球卫星,星上装有当时最大的空间紫外线望远镜,它成了第一个天文物理观测台。1989 年又发射了一颗石榴卫星(前苏联、保加利亚、丹麦和法国),装有伽马望远镜,是第二个天文台。此后,又陆续成功地发射了预报系列卫星,用以研究太阳地球关系机制和空间等离子区内的物理过程。1995 年和 1996 年发射了这种型号的最后两颗卫星,正式完成国际球计划内的科学考察任务。

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同时,从 1985 年起联合体开始研制标准化的火星探测器火卫一,研究太阳系的行星和一些小星体(彗星和小行星)。为进行天文物理观测,又研制了卫星型光谱航天器。光谱计划成了联合体最近几年的主要研究方向。

在卫星应用领域里联合体的贡献是:为国防部研制全新的卫星;根据前苏联中央银行的订货正在制造银行家卫星通信系统。该系统的第一颗卫星赠券已准备发射。阿尔康民用卫星也正在设计之中。

1996 年 7 月,库利科夫开始担任拉沃契金科研生产联合体的总设计师,计划拓宽研究领域并开始新的设计工作。这使联合体满怀信心地面向未来。

现在,联合体拥有 14 万名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其研究和生产设施分散在莫斯科周围 40 多个地区,其中包括现代化的设计和实验基地。航天器导航和飞行控制手段可保证完成各种不同的空间研究计划。联合体在设计和利用先进工艺技术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这是实现空间研究计划和实现空间商业活动的保证。

凯尔巴耶夫的诗歌和短篇小说有哪些?

在诗歌《妇女界》(1927)、《一个被奴役的女人》(1928)、《走向新生活》(1928)、《干枯的嘴唇》(1929),短篇小说集《现实》(1931),中篇小说《拜兰节》(1934)、《勇士》(1935)等作品中,凯尔巴巴耶夫着力于描写土库曼妇女过去的痛苦生活,反对封建残余,宣传妇女解放,号召人民建立新的生活。

巴巴耶夫巧克力怎么样

巴巴耶夫巧克力好。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巴巴耶夫是俄罗斯的一种黑巧克力,品牌历史悠久。巴巴耶夫独一无二的味道能感受到巧克力的精髓,是最好的选择。

苏联卫国战争的资料?

苏联卫国战争是苏联人民为反对法西斯德国及其盟国而进行的正义战争。

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1年春,德军控制了西欧、北欧和巴尔干半岛。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纠集其附庸国芬兰、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分三路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使苏联国土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欧洲主战场,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开始了卫国战争,二次大战进入了新阶段。

卫国战争初期,德军迅速占领立陶宛全部,拉脱维亚大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一部分。1941年10月,德军大举进犯莫斯科,苏军展开积极防御,消灭德军大批有生力量,1942年1月取得莫斯科会战的胜利。1942年11月9日,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展开反攻,1943年2月2日全歼德军主力,德军损失惨重,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苏军基本上扭转了卫国战争和二次大战的全局。不久苏军又取得了库尔斯克战向的胜利,收复大片失地。1944年苏军发起战略性总反攻,通过对德军10次打击,全部收复沦陷的土地,并把军事行动转为在德国及其附庸国的领土上进行,迫使芬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先后退出战争,转而反对德国。

1945年初,苏军展开强大攻势,攻入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进占东普鲁士和西里西亚。1945年5月2日,苏军攻克柏林,并于5月8日迫使德国无条件投降。

具体介绍:苏联卫国战争

苏联卫国战争是苏联人民为反对法西斯德国及其盟国而进行的正义战争。

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1年春,德军控制了西欧、北欧和巴尔干半岛。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纠集其附庸国芬兰、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分三路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使苏联国土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欧洲主战场,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开始了卫国战争,二次大战进入了新阶段。

卫国战争初期,德军迅速占领立陶宛全部,拉脱维亚大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一部分。1941年10月,德军大举进犯莫斯科,苏军展开积极防御,消灭德军大批有生力量,1942年1月取得莫斯科会战的胜利。1942年11月9日,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展开反攻,1943年2月2日全歼德军主力,德军损失惨重,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苏军基本上扭转了卫国战争和二次大战的全局。不久苏军又取得了库尔斯克战向的胜利,收复大片失地。1944年苏军发起战略性总反攻,通过对德军10次打击,全部收复沦陷的土地,并把军事行动转为在德国及其附庸国的领土上进行,迫使芬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先后退出对苏战争,转而反对德国。

1945年初,苏军展开强大攻势,攻入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进占东普鲁士和西里西亚。1945年5月2日,苏军攻克柏林,并于5月8日迫使德国无条件投降。

苏德战场上的重大战役

宣告德国“闪击战”破产的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保卫战

莫斯科保卫战中苏军在进攻

1941年9月30日至10月2日,德国集中77个师约200万兵力,14000多门大炮,1700辆坦克和1400架飞机,向苏联首都莫斯科发动大规模进攻,妄图在冬季到来之前攻占莫斯科,打败苏联,以此向全世界显示其“闪击战”的威力和德国武装力量的“不可战胜”。

莫斯科的防御战役在长约1000公里的地带上展开,由于当时苏军在这一地区部署的兵力只及进攻敌军的一半,所以德军曾一度推进到离莫斯科市区仅25公里的地方。苏联军民在莫斯科近郊同德军浴血鏖战。莫斯科的工人和居民组织了几十个工人营和民兵师,数百个打坦克班。全市出动50万人参加修筑防御工事,其中四分之三是妇女。11月7日,在敌军距莫斯科仅70公里的最艰苦的时刻,红场上举行了意义非凡的盛大阅兵式,斯大林发表了鼓舞人心的演说。12月6日,苏军从莫斯科城郊开始反攻,到1942年1月初,迫使德军后撤100—250公里,解放了1万多个居民点。为扩大成果,苏联9个方面军从1月8日到4月下半月向敌人发起全线反攻,击溃德军50多个师,击毙击伤德军80多万人,将敌军击退150—400公里,解除了对莫斯科的威胁,夺回了60多座城市。

苏军在莫斯科保卫战中的胜利宣告了希特勒“闪击战”的彻底破产,极大地鼓舞了苏联及全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的信心。

列宁格勒被围困900天纪念碑塑像

在伟大的列宁格勒保卫战中,共有60多万居民和苏军官兵献出了生命。

这期间,从1941年7月到9月,希特勒的北方集团军群以优势兵力突破苏军抵抗,进抵苏联第二大城列宁格勒郊外和苏芬界河拉多加湖一带,距市区只有5公里,切断了列宁格勒同苏联内地的联系,妄图迫使列宁格勒不战而降。但列宁格勒人民英勇不屈,不顾敌机的狂轰滥炸,忍饥挨饿,坚持生产,很多工人和居民自动拿起武器到前线作战。从1941年9月8日到1944年1月27日列宁格勒被围困的872天里,苏联政府和人民通过拉多加湖的“生命之路”成功地组织了对城市和军队的供应。列宁格勒前线部队、波罗的海舰队击退了敌人不断的进攻,终于在1944年1月彻底粉碎了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封锁。3月苏军把德军从列宁格勒击退220—250公里。

在伟大的列宁格勒保卫战中,共有60多万居民和苏军官兵献出了生命。

斯大林格勒会战

战斗在斯大林格勒的苏联红军

伏尔加格勒 (Volgograd) 是苏联内战时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著名战场,有“英雄城市”之称,它以1918年至1919年的察里津保卫战和1942年至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大会战而闻名于世。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斯大林在伏尔加格勒领导了著名的察里津保卫战,击溃了来势汹汹的哥萨克白军,对巩固十月革命成果,捍卫初建的苏维埃政权具有“巨大意义”,因此,1925年城市被易名为斯大林格勒 (Stalingrad) 。

伏尔加格勒(原斯大林格勒)马马耶夫岗上的“祖国母亲”雕像

伏尔加格勒是俄罗斯著名城市、重要的河港和水陆交通枢纽、贸易及大工业和文化中心,坐落在欧洲最长的河流伏尔加河(3530公里)下游平原上,西北距莫斯科约1000公里。它南北延伸70多公里,人口99.7万(1994年7月统计),几乎占全州260万人口的一半(伏尔加格勒州辖33个行政区和六座城市,总面积为11.41万平方公里。)伏尔加格勒是伏尔加河流域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它原为军事要塞,后来发展成俄罗斯南疆的重要工业与商贸中心。城市曾三易其名,1925年以前称察里津 (Caricyn),因旁边一条由西向东注入伏尔加河的小河“察里察”而得名。“察里察”来源于鞑靼语,意为“黄水”,察里津城建于1589年。1925年,为纪念斯大林而将察里津改名为斯大林格勒。赫鲁晓夫上台后,于1961年将城市改名为伏尔加格勒。

斯大林格勒血战是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一次决定性战役。德军不甘心1942年初在莫斯科战役的失败,于1942年7月放弃全面进攻苏联的计划,主攻南线,以占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斯大林格勒为主要作战目标。1942年7月,希特勒调集40个精锐师团100多万人的优势兵力,从已攻陷的基辅杀来,企图一举攻占斯大林格勒,然后拿下高加索,再溯伏尔加河北上,直取莫斯科。9月中旬德军攻入市内,苏联军民与德国法西斯展开激烈巷战,德军损失惨重。11月19日,苏军开始反攻,形成“钳形攻势”,并与敌人展开了巷战,。至次年2月,共消灭了德军22个师团约33万人,俘虏9万多人,其中包括德军元帅保卢斯和24名将军。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期间,全城建筑均被摧毁。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具有巨大的战略意义,是苏联卫国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根本转折点。>>>

库尔斯克会战

1943年夏季的库尔斯克会战,是迄今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大会战,是二战中德军最优秀的战役指挥曼施坦因陆军元帅精心策划地、旨在迫使苏联签署一个不分胜负之和约的进攻战役。苏联红军最优秀的两位苏联元帅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指挥苏联红军成功地进行了防守反击,在付出巨大牺牲的代价下,粉碎了德军的进攻,耗尽了德军的进攻潜力。从此直至战争结束,德军再未主动发起过进攻战役。因此,朱可夫苏联元帅称库尔斯克会战为苏联伟大卫国战争的转折点和二战的转折点。

十次斯大林突击战役

1944年,苏联红军总参谋部精心策划了南起黑海、北至北冰洋的十次进攻战役,为期超过一年,对德军展开猛烈进攻。由于下一次进攻发起时间不定、地点远离上一次战役地区,德军完全无法预测苏联红军的下一步战略战役性行动方向,因此疲于奔命、节节败退。这十次突击战役,是苏联宽正面、大纵深作战理论的完美实践,将纳粹德国及其仆从国军队从苏联领土上全部驱逐出境,并将战争引向纳粹德国及其仆从国领土,迫使芬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退出对苏战争,罗马尼亚军队甚至转而加入对德战争。

打败德国法西斯的最后一役——攻克柏林

苏联红军在德国国会大厦前欢呼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到1945年3月底,德国法西斯已处在最终灭亡的前夕。除了日本,德国在世界上已没有任何盟国。面对国内经济完全破产、人民反战情绪日益高涨及军事上接连失败的严酷现实,德国法西斯政权已是四面楚歌,摇摇欲坠。

与此同时,苏联军队在东欧各国反法西斯力量的配合下,通过匈牙利战役、维斯瓦—奥得河战役、西里西亚战役以及东波莫瑞战役,消灭了德军的大量有生力量,解放了波兰、匈牙利、奥地利东部及维也纳、捷克斯洛伐克的部分地区,攻占了德国东部地区,为攻克柏林创造了条件。1945年3月东波美拉尼亚战役结束后,苏军集结了250万兵力、4万多门火炮和迫击炮、6000多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及7500架作战飞机,完成了柏林战役的准备工作。德军此时虽然已成强弩之末,但希特勒仍然企图负隅顽抗。他集中了近100万兵力,组织起近20万人的守备队,在柏林以东设立了三道防线,并环绕柏林城筑起了三层防御圈,准备与苏军最后一搏。

4月16日,苏军突破奥德河、尼斯河和泽耶洛夫高地的法西斯德军防线,英美联军在西边突破莱茵河防御,并从这一地区发起旨在合围鲁尔工业区的希特勒军队的战役。经过4个昼夜的激战,苏军突破了德军的三道防线,逼近柏林防御圈。4月25日,苏军形成了对柏林的包围,并与英美联军在易北河会师。4月27日,苏军攻进柏林市。30日,苏军攻占了象征着德国最高权力机构的国会大厦。5月2日下午3时,德军停止抵抗,柏林战役宣告结束。苏军在此次战役中共歼灭和俘虏德军40多万。5月8日深夜,德军统帅部的代表在柏林正式签署德军无条件投降书。投降书从5月9日零时开始生效。二战欧洲战场至此落下帷幕。

穷人的资料

这篇文章赞扬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的高尚品质。

《穷人》主要描写了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不管自己家境 贫困毅然收养了已故邻居两个孤儿这件事,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呢,从中可以分析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反映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和穷人宁可自己吃苦,也要互相帮助的高尚品质。

《穷人》是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文章,主要写桑娜和丈夫在自家十分艰难贫穷的情况下,收养因病去世的邻居西蒙的孩子,反映了旧俄时代人民的悲惨生活和穷人的善良。本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细腻,感人至深。

《穷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当时,俄国劳动人民处于沙皇的黑暗统治之下,生活极度贫困,但是他们心地善良、情操高尚。课文记叙了渔夫和她的妻子桑娜关心、同情邻居西蒙,在西蒙死后毅然收养了她的两个孤儿的故事,反映了穷人纯朴善良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作者通过桑娜一家的生活反映了那一时期穷苦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美好的心灵。

“穷”字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然而正是因为“穷”,才更能显示出穷人的高尚品质。文章中运用多种形式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直接描写法、幻觉描写法、景物衬托法,表现了桑娜崇高的品德。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1、2自然段)讲述了在海上起风暴的夜晚,桑娜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捕鱼的丈夫归来。第二段(3—11自然段)讲述了桑娜看望生病的西蒙,发现西蒙死了,便把西蒙的孩子抱回自己的家。第三段(12—结束)讲述渔夫出海归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收养西蒙的孩子。

本文作者列夫-托尔斯泰是伟大的俄国作家,出身贵族,但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这篇文章写的是沙俄时期穷人的故事。

1、“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从两个方面来体会:首先,“温暖而舒适”是对照屋外的寒风呼啸来说的;第二,这个“温暖而舒适”是靠渔夫冒着生命危险和桑娜的勤劳能干来维持的。)

2、“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非这样做不可”,就是应该这样做,必须这样做。桑娜抱回两个孩子的时候,想也没想,只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充分表现了桑娜善良和乐于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3、“等待丈夫”一部分内容。

(①感受到桑娜家境贫困、生活艰难。从“补”、“破帆”、“勉强填饱肚子”、“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等看出桑娜家生活艰难。

②感受到桑娜勤劳能干。引导学生说出“温暖与舒适”指的是什么?

“温暖”指炉火未熄,与室外的寒风呼啸相比而言:“舒适”指地面干净、食具发亮,孩子们安静地睡着,这是与丈夫在狂风大浪中打鱼的处境相比而言。从这里可以看出桑娜勤劳能干。

③体会到桑娜内心很善良,从“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等处可以看出。)

朗读这部分内容,读出感情,体会桑娜的家庭贫困、勤劳能干、心地善良。“嗯,揍我一顿也好。”

(桑娜想“揍我一顿也好”,意思就是:只要丈夫同意收留两个孩子,肩己宁愿挨揍。从这里、我们叉一次体会到了桑娜的善良和乐于助人。)

4、把两个孩子抱回家以后,桑娜是怎么想的?(她觉得没法对丈夫说,她怕丈夫不伺意,丈夫可能会揍她。)她为什么这样想?(因为生活实在太艰难了,丈夫的担子实在大重了,再增加两个孩子,这不是闹着玩的。桑娜这样想,是为丈夫担心。)

作者资料: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尼古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是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他出生于世袭的贵族家庭。1844年他考入喀山大学东方语文系,后又转入法律系。因对学校教育不满,于1947年辍学,回到故乡雅斯纳雅•波良纳,一面自修,一面经营庄园,并试图改善农民的生活,但农事改革毫无成效,他一度陷入苦恼、彷徨之中。1851年他去高加索从军,并开始了文学创作活动。1852年他发表了第一部作品《童年》,随之又相继发表了《少年》(1854)、《青年》(1856)。三部曲描写了作者从童年到青年时期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和思想发展过程,已表现出对贵族社会的批判。《穷人》是他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 巴巴耶夫个人资料及生涯荣誉 ┛设计出La-5,La-7的拉沃切金设计局二战后到现在是个什么状况?网上找了半天找不到详细资料啊》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iqiubifen.com,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