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西安高新甲流乙流在哪里测优质回答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该机构位于西安市高新区唐延路10号,联系电话为029-88468194。另外,您也可以拨打12320咨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相关信息。...

今天体育问答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2019陕西甲流,以下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西安高新甲流乙流在哪里测

西安高新甲流乙流在哪里测

优质回答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该机构位于西安市高新区唐延路10号,联系电话为029-88468194。另外,您也可以拨打12320咨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相关信息。

广西现在甲流情况如何?

优质回答11月4日,全区各市甲流救治专家组成员和区直医疗机构呼吸、感染性疾病、重症医学、护理等有关人员共280人,在南宁参加了自治区卫生厅举办的广西甲流医疗救治培训班,从诊断、救治、护理以及控制医院感染等方面进行了学习。甲流病人怎样区别?无法接种疫苗的人群如何防控?培训班上,记者就部分市民担心和想了解的问题采访了有关专家。

今后两三月 将是高发期

培训班上,自治区甲流防控有关专家介绍说,广西目前网络报告的甲流确诊病例1000多例,目前没有死亡病例。专家预测,今后2-3个月将是甲流的高发期,随着病例的增多,重症病例、死亡病例将不可避免,形势十分严峻。

据自治区疾控中心病毒科科长谭毅博士介绍,广西目前发现的甲流疫情特点是:病毒还没有发生变异;临床表现还比较温和,绝大多数病例为轻症;以学校暴发疫情为主,但疫情从城市向农村地区持续蔓延;部分地区进入高发期。下阶段,将出现季节性流感与甲流重叠流行趋势,疫情向农村、社区扩散,学校依然是高发场所。

谭毅说,由于我国疫苗的产能有限,到今年12月底,全国疫苗的产量只能满足全人群的1%。广西目前已下拨了80万份疫苗,也主要用于重点人群,如一线的医护人员等。

一米外交谈 是安全距离

由于疫苗数量少,无法接种疫苗和不能接种疫苗的市民如何预防甲流呢?谭毅说:“疫苗不是惟一的预防方法。”

“甲流与普通流感一样,是通过飞沫传播,市民在交谈时,可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1米以外就是交谈的安全距离,在这个距离外,飞沫传播是比较困难的。”谭毅说,保持室内通风透气,外出归来注意洗手,到医院看病和在人流密集的地方时戴上口罩,少到人群密集的地方以及咳嗽、打喷嚏用纸巾或手帕遮掩口鼻,都是有效的个人防控措施。同时注意锻炼,多吃蔬菜水果,加强体质,也非常重要。

居家轻症者 病人应独居

根据卫生部的要求,甲流轻症患者一般采用居家隔离治疗的方式。如果家人患上轻症甲流,其他人如何护理,如何防护?

专家们介绍,轻症甲流病人与一般流感病人的症状相似,有高热、流涕、鼻塞、咽痛、咳嗽、肌痛等症状,没有下呼吸道感染(即未发生肺炎等),没有其他并发症。这些病人居家隔离时,最好单间居住,减少与共同居住者的接触机会;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掩口鼻,在接触痰等分泌物后立即使用清洁剂洗手,在家庭共同区域活动最好戴上口罩。

家庭成员尽可能固定1人照顾病人,近距离接触病人时,应戴上医用防护口罩;在直接接触病人或处理病人用过的物品、分泌物后,应当使用清洁剂洗手或消毒液消毒。家里要保持良好的通风。

病人使用过的毛巾、手帕和纸巾等要妥善处理,放入单独的垃圾袋;使用的餐具、衣物应该单独清洗,单独使用;家庭物体表面定期用消毒液擦拭,如家具、日用品和玩具等。

病人每天要进行至少2次体温监测,一旦发现病人出现持续高温,咳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加,呼吸困难或胸痛,口唇紫绀,严重呕吐、腹泻,以及反应迟钝、嗜睡等情况,应该将病人转送到定点医院治疗。

是甲流与否 有几个因素

怎样区分甲流病人和普通流感病人呢?

“甲流病人有轻症、重症和危重3种情况。”广西医科大一附院危重症监护医学中心主任汤展宏说,轻症病人的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有高热、流涕等症状。这些病人是否是甲流病人,首先要考虑几个因素,如之前是否去过甲流暴发的疫区,是否接触过周围的甲流患者,病毒核酸测试是否呈阳性等。另外,甲流与普通流感不同的还有,普通流感出现的都是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像咳嗽等;甲流病人还会出现下呼吸道感染症状,如肺炎等。因此,甲流会比普通流感厉害些。

如何识别重症病人呢?汤展宏说,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就是重症病人:持续高热超过3天;剧烈咳嗽,咳浓痰、血痰,或者胸痛;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神志改变,如反应迟钝、躁动、嗜睡、惊厥等;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影像学检查有肺炎征象;肌酸激酶等心肌酶水平迅速增高;原有的基础病(如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明显加重。危重病人则会出现呼吸衰竭、感染中毒性休克等症状。这些病人必须送往定点医院治疗。

重症病患者 将集中收治

自治区卫生厅要求,对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要在市级定点医院集中收治。各市卫生局要指定具备较强综合实力和救治条件、符合呼吸道传染病收治要求的定点医院,集中收治重症患者。来宾、贺州、防城港市的重症病例,可视情况转到邻近市的三级重症病例定点医院或自治区级重症病例定点医院。

目前,自治区卫生厅已指定广西医科大一附院、自治区龙潭医院为重症病例定点医院。自治区人民医院为自治区级重症病例收治后备医院。

参保病患者 获医保补助

患上甲流住院了,是否可以得到医保补助?“只要参保的人员,患了甲流一样可以得到相应的医疗保险补助。”4日下午,记者在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医保处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据该处有关负责人介绍,参保的甲流病人就跟普通流感病人一样,都可以享受到医保,医保补助的标准与其他疾病一样,没有特殊规定。在门诊看病的轻症甲流病人,使用的是个人账户里的资金;住院的甲流病人,使用的是统筹基金。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符合规定的一次住院费用,其费用按各地规定的统筹基金支付比例报销。

怎么快速得甲流?

优质回答提醒同学;感冒症状请不要轻视,必须去医院检测才能确诊的!甲型流感是人类流感病毒与动物流感病毒交叉感染结合成为超级病毒! 甲型流感病毒属于大流行瘟疫!猪流感病毒就像长了翅膀的猪八戒!在全球疯狂蔓延。截止昨天国内确诊58700例左右,重症病例223例,死亡12例,每个星期都会翻一番! 猪流感病毒是春季在墨西哥与美国爆发的,秋季在全球蔓延疫情!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已经转变为季节性流感病毒, 事实上是防不胜防;其实ye没有必要恐慌!目前注射流感疫苗是最好的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治疗就像平时感冒一样挂水3~5天就能痊愈啦!那些h1h1死亡病例都是因为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导致重症不治死亡的!。 [ 最新疫情]病毒侵入性变强!部分患者不发烧!墨西哥部分甲型H1N1患者不出现发烧症状,世卫称:警告级别升至最高级!6级!国内广东发现9例h1n1病毒携带者未出现感冒症状! 如果你的周围或所在地已经有确诊病例,建议去发热门诊检查。到明年疫苗储备充足时防御级别降低为季节性流感。h1n1病毒它已经演变为普通季节性病毒性流感,短时期内(5年)不可能消灭;同时,美国等国科学家发现突变的流感病毒,墨西哥部分患者不出现发烧症状,为进一步防控增加难度。 全球疫情呈快速上升趋势 陈竺说,进入10月份以来,全国重症病例不断增加,疫情形势相当严峻。根据全国流感监测网络的监测数据,甲型H1N1阳性标本占所有流感阳性标本的比例已高达70%多。这表明,甲流病毒在我国已广泛扎根,并且成为流感病毒中的主导病毒。 世卫组织认为,目前全球实际病例数和死亡数均高于报告数,甲流病毒传播力明显高于其他季节性流感,疫情继续呈快速上升趋势。“接种疫苗是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特异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陈竺强调,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对于减少特定人群中暴发疫情的发生,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减轻流感大流行危害,从而有效防控第二波疫情具有重要意义。 不得以任何理由 收任何接种费用 针对网民反映我国接种甲流疫苗时有收费行为的有关情况,卫生部日前回应指出,我国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坚持知情同意、自愿、免费的原则。截至目前尚未接到关于接种甲流疫苗时有收费行为的举报。 “各地要严格按照‘知情同意、自愿免费接种’的原则,不得以任何理由向受种者收取任何费用。”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全面做好甲流感疫苗预防接种工作动员大会上一再强调这一问题。 但卫生部有关负责人也提醒公众,目前,与甲流疫苗接种政策不同,普通的季节性流感疫苗在我国多数省份由公民“自费、自愿”接种。 各地高峰波浪式呈现 可能持续两三个月 据新华社电 “根据目前情况,全国各地在短期内都进入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期的概率是比较小的,但不同地区的高峰期会陆续出现,呈现波浪起伏的状态。可能甲型H1N1流感高峰在某一个城市持续一段时间,然后在另一个城市出现。从全国范围来看,高峰持续期可能有2~3个月。” 卫生部应急办副主任梁万年接受记者采访时作出上述分析,“季节性流感在我国北方地区的高峰期一般是每年12月至次年1月,今年的高峰期可能会提前。”他指出,从目前研究情况看,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能力是季节性流感病毒的四倍。 但是接种疫苗后有可能发生与疫苗接种无关的偶合性呼吸道疾病。局部反应:注射部位短暂的轻微疼痛、红肿。 全身反应:接种后可能发生低热、不适。一般只需对症处理,不会影响疫苗效果。对鸡蛋蛋白高度过敏者可发生急性超敏反应。 如果是蛋白过敏体质不能注射疫苗的,因为一般抗病毒疫苗都是采用鸡蛋的蛋清培养的呀!可以采用其他方法来预防;中药一样可以治疗预防甲型流感病毒的啦。中医可采取多种方法,能够发挥作用。不过,专家提醒说,目前针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开出的预防药方,并非要民众从现在就开始服用,而是针对疫情发生后,可能接触到患者的高危人群。在没有疫情的情况下,健康人没有必要吃药预防,可参考饮食预防、生活起居预防方案,关键是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生活起居习惯,提高免疫力。平时也可选择以下一些茶饮用。 二白汤:葱白15克、白萝卜30克、香菜3克。加水适量,煮沸热饮。 姜枣薄荷饮:薄荷3克、生姜3克、大枣3个。生姜切丝,大枣切开去核,与薄荷共装入茶杯内,冲入沸水200—300ml,加盖浸泡5—10分钟趁热饮用。 桑叶菊花水:桑叶3克、菊花3克、芦根10克。沸水浸泡代茶频频饮服。 薄荷梨粥:薄荷3克、鸭梨1个(削皮)、大枣6枚(切开去核),加水适量,煎汤过滤。用小米或大米50克煮粥,粥熟后加入薄荷梨汤,再煮沸即可食用。

关于甲型流感

优质回答来自国家教育部 卫生部

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School Influenza A H1N1 influenza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rogram of work;School Type A H1N1 flu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program )。

教育部 卫生部关于印发《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

教体艺[2009]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卫生局,部属各高等学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为科学有序地做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提高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和应对能力,保障学生、教职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教育部、卫生部根据国务院确定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策略和当前我国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形势,组织专家对《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试行)》进行了调整和修订。现将修订后的《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原《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试行)》(教体艺〔2009〕6号)同时废止。

附件: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

教育部 卫生部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三日

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

为科学有序地做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提高防控和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能力,有效防范疫情在学校大规模暴发,保障学生、教职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本方案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托幼机构。其他教育机构及其他部门举办的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学生夏令营和冬令营等参照本方案执行。

一、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划分

(一)学校未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例

在学校内未发现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

(二)学校发现甲型H1N1流感散发病例

在学校内发现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但未发现与确诊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急性起病,发热[体温≥37.5℃],或有明显的咳嗽、咽痛、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者。

(三)学校出现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

1周内,在同一学校(或同一校区、高校同一学院)发现10例及聚集性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者,且其中至少有2例为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

二、职能分工

按照属地化管理、联防联控的原则,在地方政府及其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或防控指挥部的领导下,教育、卫生行政等部门密切配合,共同监督和指导所辖学校、教育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格局。

(一)卫生行政部门。指导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完善防控预案;负责组织协调和督促医疗卫生机构对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进行指导;及时向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通报全国及行政区域内甲型H1N1流感疫情,并根据疫情变化情况,指导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及时调整和完善防控措施。

(二)医疗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从技术层面具体指导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并与辖区内学校建立信息联动机制;负责辖区内学校疫情分析报告、病例诊治、流行病学调查;学校暴发甲型H1N1流感时,按照卫生部相关防控方案和技术文件,做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处理等工作;负责指导学校根据疫情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各项防控措施。

(三)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卫生等部门,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学校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对策、措施及应急预案;督促学校落实甲型H1N1流感的信息报告制度并及时上报相关信息;配合卫生部门,严密监测行政区域内学校甲型H1N1流感发生情况,并适时做出预警;指导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紧急应对和处置甲型H1N1流感疫情;检查督促行政区域内学校落实各项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措施;协调解决学校应对甲型H1N1流感所需的物资、经费等保障;学校暴发甲型H1N1流感时,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处理等工作。(四)学校。在卫生部门指导下,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部署,制定本校的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建立一把手负总责与分管校长具体抓的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责任制,并将责任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人;明确并落实甲型H1N1流感的信息报告人;具体落实学校防控甲型H1N1流感各项措施;保障防控甲型H1N1流感所必须的场所、设施、人员等;学校暴发甲型H1N1流感时,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处理等工作。

(五)其他相关部门。在地方政府及其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或防控指挥部的领导下,依据各自职责,全力支持和做好相关的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三、防控措施

(一)学校未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例

学校未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例时,要积极开展以下常规预防措施:

1.制订应对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预案、工作方案,明确各相关部门的具体职责。

2.组织校医或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人员参加上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或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及技术的培训。

3.加强疫情应对物资准备。学校应在厕所(洗手间)、食堂、宿舍、教室和图书馆等公共场所配备充分的洗手设施。

4.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普及甲型H1N1流感预防知识,让每一个学生和教职员工都知晓甲型H1N1预防知识,包括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要以清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用过的纸巾要扔入垃圾箱;不随地吐痰;保证充足的营养和睡眠;锻炼身体;自觉监测自我健康状况,有病及时就医,不带病上课等。倡导师生保持健康行为,提高广大学生、教职员工对流感防治的正确认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5.加强教室、图书馆(阅览室)、教研室、宿舍等学生和教职员工学习、工作、生活场所的卫生与通风,特别是教室每一课间都要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6.积极开展学校爱国卫生运动。做好学校的环境清洁工作,尤其是厕所(洗手间)、食堂、教室、宿舍、浴室和会议室等公共场所。

7.坚持晨检制度。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应每日开展晨检,特别是新学期开学或长假返校后一周内应强化晨检工作。高等学校要通过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干部、寝室长等多渠道及时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者,要求其暂停上学,并及时就医。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症状消失24小时后,且晨检无异常即可正常上学,无需出具医疗机构相关证明。

8.做好学生日常缺勤登记,及时了解缺勤原因。一旦发现因急性呼吸道感染所致缺勤异常增多的现象,应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9.建立健全校内有关部门和人员、学校与家长、学校与当地医疗机构及教育行政部门联系机制,明确具体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完善信息收集报送渠道,保证信息畅通。

10.根据疫情防控需要,按照当地政府及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的部署,在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安排下,积极配合卫生部门组织开展本校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工作。接种应坚持知情、自愿、免费的原则,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严格掌握接种禁忌症,具体参见卫生部现行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指导意见》。

(二)学校发现甲型H1N1流感散发病例

学校发现甲型H1N1流感散发病例后,应在强化各项常规预防措施的同时,采取以病例管理为主的防控措施,严防疫情传播。

医疗卫生机构应采取以下卫生防控措施:

1.指导患者按照当地卫生部门的要求,采取居家(在校)休息治疗或住院治疗。

2.做好患者居家和在校休息治疗的医学指导和病情跟踪工作。

3.指导、协助当地学校加强晨检工作,加强学校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监测和因病缺课监测,及时发现、报告和诊治可疑病例。

4.原则上不必对散发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指在未采取有效防护的情况下,诊治、照看传染期甲型H1N1流感患者;与患者共同生活;接触过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者)进行判定、追踪、登记和医学观察。

5.接到学校发现5例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者的疫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调查核实,并采集患者标本送至具备条件的实验室开展检测。

学校应采取以下防控措施:

1.学校应对病例做好登记。

2.加强与居家休息治疗患者的联系,及时了解其每日健康状况。告知患者减少与其他人员的接触,必须接触时应戴口罩。

3.高等学校应在医疗卫生机构的指导下划分独立场所,安排无条件居家的患者自我休息治疗,减少与其他人员的接触,如必须接触,应做好防护如戴口罩。学校应指定专人照顾其日常生活,并配合卫生部门做好患者的相关治疗工作。患者一旦病情加重,应及时住院治疗。

4.居家和在校休息治疗患者症状消失后24小时,且晨检无异常即可正常上课,无须出具医疗机构相关证明。住院的患者应持有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出院证据方可上课。

5.与病例有过密切接触的学生和教职员工等可正常上课、上班,但学校应要求其进行健康状况的自我观察。观察期限自最后一次接触病例后5天,一旦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向学校报告。学校应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6.出现确诊病例的班级在加强晨检工作的同时,应增加午检,以及时发现、报告可疑病例。

7.1周内,学校发现5例及有关联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者,应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8.按照国家和当地政府有关规定,在卫生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落实其他应急处置措施。

(三)学校出现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

学校出现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应在强化上述各项防控措施的同时,强化疫情监测、病例管理、感染控制、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和减少大型聚集活动等综合防控措施,减轻疫情危害。

医疗卫生机构应采取以下卫生防控措施:

1.对暴发疫情中发现的确诊、临床诊断甲型H1N1流感病例和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参照上述散发甲型H1N1流感病例进行管理。

2.对出现轻症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并与病例有过密切接触的学生和教职员工等,无需采集标本进行检测,可指导其采取上述散发病例的管理措施;指导密切接触人员中出现重症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者,或密切接触人员中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的高危人群及时就医。

高危人群指患甲型H1N1流感后可能病情较重,病死率较高的人群。包括:妊娠妇女;伴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19岁以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肥胖者(体重指数≥40危险度高,体重指数在30-39可能是高危因素);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年龄≥65岁的老年人。

3.指导、协助当地学校加强晨检工作,指导发生疫情的学校开展晨午检和疫情日报、零报告。

4.及时公布疫情和防控措施信息,加强区域内的信息公布和通告工作,配合教育部门强化防治知识宣传教育,稳定学生和教职员工的情绪。会同教育部门做好媒体沟通工作,发挥媒体传播信息和引导舆论的作用。

学校应采取以下防控措施:

1.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多种形式(如健康告知书、宣传材料、电话、短信、黑板报等)做好与病例有过密切接触的学生、教职员工和家长的预防甲型H1N1流感宣传教育工作。

2.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在做好每日晨检和缺勤登记的同时,应增加午检,并每日向当地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报告晨、午检和缺勤登记结果。高等学校应加强晨检工作,健全宿舍、班、院(系)、学生处和校医院等学生健康状况信息收集报送渠道。

3.加强学校的环境、玩具、教学用具等的清洁工作,尤其是厕所(洗手间)、食堂、教室、宿舍、浴室和会议室等公共场所的卫生工作。

4.学校出现暴发疫情期间,按照“非必须,不举办”的原则,尽量减少大型聚集活动。如必须举行,尽量在室外举行;如在室内举行,必须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采取有关防控措施,如保持良好通风,避免使用中央空调,同时尽可能缩短人群聚集的时间。社团和学生团体应尽量避免参加校外的活动。

5.加强对学校人员出入的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不得向任何机构提供场所举办各类培训活动。

6.停课措施。疫情达到以下标准时,可采取停课措施。原则上,停课的范围应根据疫情波及的范围和发展趋势,由小到大,如由班级到全校,由一个学校到多所学校等。

(1)班级停课。

①如班级当天新发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达5例及,或发现当天内仍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学生累计达30%及,该班可实施停课,并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②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学校报告后,应立即组织调查核实,并采集患者标本进行检测。确认为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应通知学校继续实施停课,停课期限一般为7天。排除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学校可根据卫生部门建议予以复课。

③班级停课由学校和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共同决定实施,同时报上级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④高校班级停课由高校自行决定。

(2)学校停课。

①如一所学校因急性呼吸道感染休息治疗的学生过多而影响学校正常教学活动时,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专家组对疫情风险进行评估,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会商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共同报请当地政府、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或防控指挥部同意后实施全校停课措施。

停课期限一般为7天。停课期限满后,如仍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学生,需症状完全消失24小时后方可恢复上课。

②如当地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强度或疾病严重程度有明显增强趋势时,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专家组风险评估结果,会商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共同报请当地政府、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或防控指挥部同意后实施疫情所在地学校停课措施。

(3)各地可根据当地疫情发展的不同阶段作出科学研判,酌情调整班级和学校停课标准。

(4)停课期间管理。

①停课前,除应告知学生、家长及教职员工甲型H1N1流感相关知识外,应让学生、家长及教职员工与学校保持联系,报告其是否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学校应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每日报告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状况。

②中小学校停课放假后,卫生、教育等相关部门应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加强放假学生的校外管理,学生应减少外出,并避免校外的聚集和其他集体活动。高校停课后,要加强停课学生的在校管理。

③停课期间,出现轻症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无需采集标本进行检测,可对其采取上述散发病例的管理措施;出现重症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者,或高危人群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学校一旦发现学生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陕西省甲流最新形势》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iqiubifen.com,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