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国球王李惠堂的详细资料李惠堂,中国近代体育史上著名的足球运动员。李惠堂生于1905年9月18日,逝世于1979年7月4日。从17岁开始足球生涯,活跃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亚洲足坛,被...

今天体育问答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中国球王李惠堂,以下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中国球王李惠堂的详细资料

中国球王李惠堂的详细资料

李惠堂,中国近代体育史上著名的足球运动员。

李惠堂生于1905年9月18日,逝世于1979年7月4日。从17岁开始足球生涯,活跃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亚洲足坛,被球迷和香港媒体亲切的评为“亚洲球王”。他不但是战前罕见的中国职业足球运动员,也是当时公认的中国足球第一人。

据统计他在各项足球比赛中,共射进1860个球,与巴西的里登雷克、德国球星盖德穆勒、球王贝利以及独狼罗马里奥是迄今世界上进球逾千个的五大巨星。

扩展资料:

“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这是三十年代在上海流传的一句话。在旧中国,一位体坛人物能够和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名字相提并论,确实非凡。他以顽强的拼搏精神,高超的球艺,赢得了“亚洲球王”称号。李惠堂是二、三十年代首屈一指的著名中锋。

尤以过人射门和跌射誉冠足坛。他射门力量大、角度刁,往往使守门员反应不及而目送球儿直飞网底!香港沦陷后,李惠堂不愿做亡国奴,遂于1941年以借名到澳门比赛之机,辗转回到内地。李惠堂41岁“挂靴”退伍,足坛生涯长达25年。

有关 李惠堂 的电影有吗

中国最早的足球影片

《2:1》

1928年由上海电影公司为李惠堂拍摄了以足球为背景名为《2:1》的影片,1933年上映。据李惠堂自己记载,“我记得影片有三部我有份在其中表演,第一部是《上海三女子》,第二部是《同居之爱》,第三部是《2:1》。老牌明星韩云珍、杨耐梅、丁子明、朱飞、龚家农等主演,拍电影而不拿一分钱,所以我叫自己做业余影星。”

关于足球的电影,电视剧

为了与世界杯火热的气氛相配,北京部分影院再次放映《一球成名》。而《一球成名2》将在世界杯赛场上开拍,有借鸡下蛋之势。

如果电影与足球联盟,是否能催生出一部真正卖座的足球电影?其实,足球电影的整体票房不像足球本身那么值得骄傲。《一球成名》讲的是美国人去纽卡素踢球,在美国其票房才300多万美元。

纵观电影史,经典的足球题材不乏佳作,如第一次把足球和电影完美结合的《胜利大逃亡》、最先获得大奖的《足球是我们的生命》,还有反映女足的影片,也有影片比较现实,表现赛场上的黑哨。

最让人失望的影片

《防守反击》

本指望能赚影迷和球迷双重喝彩的《防守反击》,因其业余的足球水平而让影迷和球迷失望,尽管片中的“包子”队员们鼓着胖肚子在场上很业余地带球的动作很搞笑,但整部影片因其制作成本的限制和准备的草率,最终以一场力不从心的业余足球而宣告失败。类似的电影还有凯拉耐特丽的《像贝克汉姆一样踢》,以及最近刚拍的小贝和其他几位球星客串的《一球成名》。

票房最高的中国足球电影

《少林足球》

《少林足球》成为2001年最卖座的港片,并获得该年度7项香港电影金像奖。该片在亚洲上映以来创下一连串纪录,2002年世界杯期间在日本收得9000多万票房,观看人次超过100万,创下该片亚洲最高纪录。2002年5月17日在韩国上映,虽然票房不如香港,只有3000多万港币,但已创下了15年来港片在韩国的纪录。之后,在台湾上映也只收回3000多万台币,但已可与《卧虎藏龙》媲美,创下近几年港片票房纪录。

最黑的足球影片

《罚球区》

正当我们的球迷为充斥于我们稚嫩的联赛机体上的黑哨痛心疾首的时候,一部前捷克斯洛伐克电影《罚球区》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该片描述了俱乐部老板们为了在球赛中获利,大搞幕后交易,行贿裁判和教练,踢假球吹黑哨,最终闹出人命。尽管此片最终落入侦探片的俗套,但其颇具现实意义的切入角度,依然有极强的关注意义。

借星造势电影不说赛事

记者调查球迷,发现他们可以目不转睛地看一场90分钟的球赛,哪怕没有进球,但他们并不愿意在同样的时长里看一部类似“进球回放”的足球电影。很多球迷表示,足球电影只是借球说事,冲淡了对球赛的渲染。

因此,足球电影吸引人的往往不是赛事的精彩,而是足球运动背后的精神力量。往往类似的电影反倒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如《胜利大逃亡》。

扮相“酷”的球星上银幕,是因其知名度高会引来大批球迷看电影,这是增加票房的妙棋,因此足球电影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喜欢找真实球员上场“真踢”,而球星也越来越爱从影,“踢而优则演”。像前法国队队长坎通纳挂靴后就主演了多部电视剧和影片。据悉,“第一钢门”雅辛也客串过守门员角色。

曼联队中场主力、“传球大师”贝克汉姆也在《一球成名》中献艺——虽然未出脚。

★足球影片大搜索

球星最多的足球电影

《胜利大逃亡》

如果不是因为54届奥斯卡奖的评委集体打盹的话,这届奥斯卡的小金人无疑会颁给有史以来最好的一部足球电影《胜利大逃亡》。这部由美国和英国于1981年联合摄制的足球巨片除了由当时如日中天的硬派巨星史泰龙领衔主演之外,还囊括了球王贝利和足球皇帝贝肯鲍尔、英格兰队长博比·莫尔、阿根廷球星阿迪莱斯等一大批上世纪80年代初红得发紫的足球巨星。

影片高潮迭起,惊险曲折,特别是在结尾之处,足球巨星们在绿茵场上一个个精彩绝伦的表演镜头,至今仍深深留在许多球迷和影迷的梦幻中。

最早一部女足影片

《胜利女孩》

尽管中国导演谢晋不顾年龄倾全力投入《女足九号》的拍摄中,但这个领域的第一还是被英国人抢了去,这部拍摄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胜利女孩》,讲述的是足球发源地英格兰的第一支女子足球队的故事。一大群女孩子自发组织起来,向男性垄断的足球运动发起挑战,并取得成功。尽管英格兰女子足球至今仍乏善可陈,但这部《胜利女孩》还是让我们看出了比足球胜负更重要的意义——即追求与坚持的意义。

作者: 贝蒂特 2006-8-8 19:05 回复此发言

--------------------------------------------------------------------------------

2 纵观足球题材电影市场 不如足球本身那么值得骄傲

最先获大奖的足球影片

《足球是我们的生命》

2000年,德国电影奖把男主角金像奖授予《足球是我们的生命》的主演乌韦·奥克森内希,这是电影史上第一部足球电影获得电影大奖。这是《胜利大逃亡》在54届奥斯卡败给《战火烈车》之后第18年的事。

中国最早的足球影片

《2:1》

1928年由上海电影公司为李惠堂拍摄了以足球为背景名为《2:1》的影片,1933年上映。据李惠堂自己记载,“我记得影片有三部我有份在其中表演,第一部是《上海三女子》,第二部是《同居之爱》,第三部是《2:1》。老牌明星韩云珍、杨耐梅、丁子明、朱飞、龚家农等主演,拍电影而不拿一分钱,所以我叫自己做业余影星。”

李惠堂,1923年被誉为“亚洲球王”,1966年被评为世界五大球王之一。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足球电影

《京都球侠》

这是由一大群相声和喜剧演员演出的一部悲剧片,姜昆、陈佩斯、唐杰忠等人所饰演的角色组成的一支爱国球队“青龙队”,在与外国水手组成的“海盗队”进行的一场比赛中艰苦地胜战了对手,保住了民族的尊严,他们的胜利却成为卖国的朝廷杀他们的理由。这部由谢洪导演的影片巧妙地运用了黑色幽默手法,这部比《少林足球》早15年拍摄的影片开了使用武功踢足球的先河。

还有<<足球流氓>>

<<足球尤物>><<越位>><<足球工厂>><<伯尔尼的奇迹>>

还有记录片<<皇家马德里>><<德国:一个夏天的童话>>.都是出来不久的.

实况8中超级联赛里面怎么还有个叫李惠堂的中国人?挺厉害啊!

李惠堂(1905年9月18日-1979年7月4日),字光梁,号鲁卫,祖籍广东五华县的粤籍客家人,梅州八贤之一,身高1.80米,司职前锋。李惠堂出生于香港,从17岁开始,即活跃于1920年代-1930年代之亚洲足球球坛,不但是战前少见的中国职业足球球员,也是公认之中国足球球王。并带领港沪两地足球菁英,称霸于第七、第八、第九及第十届的远东运动会。1976年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足球杂志组织的评选活动中,他被评为世界五名球王之一。据统计他在足球比赛中,共射进近2000个球,他和巴西名将里登雷克、德国球星宾德、 球王贝利以及独狼罗马里奥是迄今世界上进球逾千个的五大巨星。

一般来说,1930年代之前,中国足球水平为全亚洲之冠,他居功厥伟。而至今中国兴盛之足球风气实起始他于1929年所提起的“足球即中国国球”的概念。

1950年代,李惠堂退休转任教练,继续于香港和台湾两地从事推广足球活动。战后定居于香港的李惠堂,不但让足球成为香港最风行主流运动外,也经常客居台湾并带动当地足球风气。1954年与1960年两届亚洲运动会中,他亦以教练身分率领港台两地联队击败日本,韩国等强敌获得冠军。除此,他晚年协助创建的台湾木兰女子足球队亦于1970年代末期与1980年代初期称霸于亚洲。

1994年9月,广东省五华县县政府将李惠堂祖居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在房舍内举办《球王李惠堂》小型展览。而该地点,在1990年代中期之后,也成为该县的最主要旅游景点。

除了现在的武磊,以前我们中国还有一位真正的球王,那么他是谁呢?

除了现在的武磊,以前我们中国还有一位真正的球王,那么他是谁呢?

在1976年,联邦德国的《环球足球杂志》针对全球范围组织了一场球王评比活动,中国的李惠堂、巴西的贝利、英国的马修斯、阿根廷的斯蒂法诺、匈牙利的普斯卡什最后成功入选“世界五大球王”。这足以见得这位李球王的实力之强。

李惠堂 ,1905年生于香港的商人家庭。18岁时,为了帮助中国人洗刷“东亚病夫”的耻辱,李惠堂来到大陆踢球。1923年李惠堂成功入选中国队国家队,并参加了四次远东足球运动会,在他的带领下,中国拿下了这四年的冠军。并且在第七届远东运动会结束后,被媒体评为“亚洲球王”因此名扬海内外。

抗战期间,李惠堂为了避开日本人和汪伪政府,便秘密回到了家乡,虽然对方允诺给予他高官厚禄,但是充满爱国情怀的李惠堂还是愿意过着清贫的生活,而不是投敌叛国。

后来,国民政府为了发动他的影响力,希望他可以帮助国民政府获取一些舆论优势,因此,他毫不犹豫的前往了大后方开始体育救国之路。为了筹集帮助难民的资金,他先后义演138场,所有门票都捐给了慈善组织。而且李惠堂不仅技术一流,人品也是一流,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几乎看不到犯规的影子,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在1947年,李惠堂因为点球失利,正式宣布退役,转而培养中国的足球人才。

1979年李惠堂因病逝世,享年74岁。据官方统计,李惠堂一生总共射进1860个球,这使他成为了世界上进球逾千个的五大巨星之一,也是唯一获得此殊荣的亚洲人。

世界公认的中国球王,爆发力超强,曾一脚踢穿球网,他是谁呢?

中国乒乓球和足球是两个极端,中国乒乓球在赛场上打遍敌手,而中国足球却在赛场上节节落败。如今的中国足球不仅在训练中不够严格,就连球员对自身的约束也并不严格,没有将全部的精力放在足球训练上。虽然现在的中国足球处于低谷,但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足球的实力是称霸亚洲,中国球王李惠堂更是为此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李惠堂的职业生涯

李惠堂从小就很喜欢踢足球,小的时候他并没有专业的训练环境,常常是用柚子、布团等等东西当作足球来练习。这些艰苦的训练环境并没有让他放弃足球,反而经过几年的训练,他的身体素质越发强壮,球技也有了很大的进步。16岁的时候李惠堂考进了皇仁书院,当时书院中的足球运动比较普及,有着专业系统的足球训练,经过一年的专业足球训练,年仅17岁的李慧堂就被选入南华队,成为正式的队员,当时的南华队是香港最有名气的一支足球队伍。

李慧堂的身高有着1米82,他的跑步快,动作也十分灵活敏捷,一旦球传到了他的脚下,就很难被抢走,同时他的射门命中率也很高。李辉堂第一次跟随队伍参加日本举办的远东运动会时,他就帮助中国队取得了冠军。在东亚运动会上,十届的运动会,他与他的队伍就获得了九届的冠军,因此在当时他就被评为“亚洲球王”。

爱国的李惠堂

在当时战乱的年代,李慧堂作为一个有骨气、有血肉的中国人,他为了能够代表中国参加柏林奥运会,在比赛前两个月就出发,用一路上比赛所获得的金钱当作路费。到达柏林时,整个球队已经疲劳不堪,还没来得及调整状态就需要进行比赛,还遇上了劲敌,最后只能惜败。李慧堂还曾组建了足球队,在多地进行表演赛和义赛,并将所获得的金钱都用于救济灾民和抗日救国。

李惠堂在赛场上一直都很拼命,爆发力超强,曾一脚将球网射穿,在1976年他还被评选为世界五大球王之一,同时他也是世界进球逾千的五大巨星之一。李惠堂是一个既有出色的足球技术,还有着强烈爱国情怀的足球运动员,有这样的一个优秀榜样在前,希望现在的中国足球运动员能向李惠堂学习,将精力更多地放在足球上,为国家争光,这样中国足球才能重新走向辉煌。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国球王李惠堂〕中国球王李惠堂电影》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关注www.zuiqiubifen.com,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